【创骨学习】特殊类型的踝关节骨折:Maisonnneuve Fracture


Maisonneuve骨折(Maisonneuve Fracture of Fibular,简称MFF)由法国骨科医生Maisonneuve于1840年首次报道。占踝关节损伤的1%-11%。属于Lauger-hansen旋前-外旋型损伤的III度以上的损伤类型,Weber分型为C型。

其特点为踝关节内侧结构损伤(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损伤)、下胫腓联合损伤、腓骨高位骨折以及骨间韧带的损伤。临床漏诊率高达14.28%-44.40%。

一
损伤机制
Maisonneuve骨折属于旋前-外旋型(PER)III度以上的损伤,损伤顺序:首先由内侧结构的损伤→下胫腓联合损伤→骨间韧带的损伤→腓骨高位骨折(PER-III) →后踝的损伤(PER-IV)。

二
主要特点
1、内侧结构的损伤,即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



2、腓骨高位骨折;



3、下胫腓分离;

4、骨间膜损伤,王满宜通过术前的MRI发现,所有的MMF均有骨间膜的损伤,损伤的范围在小腿远端1/3以下水平,与高位腓骨骨折平面并不一致。平均损伤距离为79mm;

5、伴或不伴后踝骨折;


三
Maisonneuve骨折的诊断
体查:症状包括踝关节内侧、下胫腓联合前方、腓骨上段的疼痛和压痛。挤压试验和外旋试验可帮助诊断。
影像学检查:X片包括踝关节正侧位、踝穴位以及胫腓骨全程正侧位;CT检查可以看到平片上不易发现的下胫腓联合轻度分离;MRI对下胫腓、内侧三角韧带、骨间韧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更高。
踝关节镜检:当传统影像学检查无法确定下胫腓联合损伤程度时,踝关节镜可更精确了解下胫腓联合损伤情况。
临床上对于单纯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损伤而不合并外踝骨折,尤其同时存在下胫腓分离的患者,应特别警惕Maisonneuve骨折。
四
治疗方案
Maisonneuve骨折采用保守治疗是无效的,石膏固定不能保持踝关节的稳定性。
踝关节内侧结构、下胫腓联合及骨间韧带的损伤导致踝穴不稳定,单独修复内侧结构并不能控制下胫腓分离 ,因此需要应用位置螺钉对下胫腓联合进行固定。
手术步骤:1、复位腓骨,必要时固定→2、修复内侧结构→3、检查下胫腓联合的稳定性→固定下胫腓联合。
手术目标
1、复位或稳定高位腓骨
对于不稳定的腓骨骨折会引起腓骨短缩、外旋或外展畸形,更有甚者发生上胫腓关节脱位,对于此类骨折或脱位必须首先复位腓骨,恢复腓骨的长度、纠正旋转。
Maisonneuve骨折的治疗原则是通过精确复位恢复腓骨的长度,矫正腓骨的外旋畸形,通过钳夹或固定达到下胫腓的解剖复位。


2、复位并固定内侧结构
a、内侧三角韧带完整合并内踝骨折时,只需复位固定内踝即可;

b、内侧三角韧带断裂。三角韧带对于踝关节的稳定性和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三角韧带浅层负责限制距骨的外旋,深层负责限制距骨的外翻及向外移位。
距骨向外移位1mm,胫距关节面的接触面积减少42%;移位大于2mm,90%患者会产生创伤性关节炎。

3、下胫腓联合的固定
存在诸多争议,1枚还是两枚?3皮质还是4皮质?拉力螺钉还是普通螺钉?取出时间?
我们是这样做的:a、腓骨高位时用两枚全螺纹皮质螺钉更稳定;b、3皮质固定;c、术后8-12周取出。


最后编辑于 01-04 · 浏览 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