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病例(三十二)患者为老年男性,慢性病程,糖尿病病程19年
一、病例梳理
1、患者病史
l 患者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60岁、就诊时间:2024-6-7
l 主诉:发现血糖升高19年,加重1周。
l 现病史:患者于19年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口干、多饮,每日饮水量大于2500毫升,伴有多尿,夜尿约4~5次/晚,无明显多食及体重变化,无视朦、肢端麻木感,未留意有无泡沫尿,至当地医院就诊,查空腹血糖升高,考虑诊断2型糖尿病,予口服降糖药物“二甲双胍、消渴丸”治疗,口干、多饮、多尿症状缓解。9年前患者开始出现解泡沫尿,伴有视朦,无明显肢端麻木感,曾多次至我科住院治疗,诊断为“2型糖尿病性肾病、2型糖尿病伴有周围循环并发症”,曾不规律予以司美格鲁肽0.5mg每周皮下注射,近期予“门冬胰岛素30特充早餐前30单位、晚餐前20单位皮下注射、阿卡波糖100mgtid”,近1周口干、多饮、多尿再发,伴有双下肢抽搐感,伴疲乏、解泡沫尿,视力下降,偶有午后低血糖,遂至我院门诊就诊,门诊拟“2型糖尿病伴有并发症”收入我科进一步诊治,起病以来,患者近期无发热、畏寒、咽痛、咳嗽、咳痰,无头晕、头痛,无胸闷、胸痛、心悸、气促,无尿急、尿痛、血尿,无腹痛、腹胀、腹泻、恶心、呕吐、黄疸,无怕热、多汗、多食、易饥等,精神、胃纳、睡眠一般,大便无明显异常,小便如前所述,夜尿5~6次,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
l 既往史:有“高血压2级”病史多年,近期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治疗。有慢性肾功能不全病史,平时予以“氢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尿毒清、非奈利酮”,否认传染性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曾因泌尿系结石行手术,否认其他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否认食物过敏史。
l 其他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2、检查结果
l 体格检查: T36.3℃, P 78次/分, R 20次/分, BP 125/85mmHg。身高160.5cm 体重61.5kg BMI:23.9kg/m2
l 神志清楚,呼吸平稳,对答切题, 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无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颈软,无颈静脉怒张,无颈静脉充盈,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正常,双侧呼吸运动对称,无肋间隙增宽,双肺叩诊清音,未及干湿哕音,未闻及哮鸣音,心界叩诊无扩大,心率78次/分,心律齐,心音正常,无杂音。腹部平坦,腹部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脏未触及,脾脏未触及,颈静脉回流征阴性,腹部未触及明显包块。肠鸣音4次/分,未及血管杂音,双下肢无浮肿。
l 实验室检查:
一般项目:血常规、大便常规、肝功、心酶、尿酸、电解质、甲功三项、肿瘤四项、高血压五项无异常;甘油三酯2.46mmol/L↑,总胆固醇5.9mmol/L,低密度脂蛋白3.16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0mmol/L ↓,载脂蛋白A1.5g/L,载脂蛋白B 0.81g/L,尿素8.26mmol/L,肌酐127.0umol/L(参考值57.0-111.0)
糖尿病自身抗体三项:阴性
糖化血红蛋白:10.8%
空腹-1H-2H血糖测定:13.15-16.36-19.37mmol/L
C-肽测定(空腹-60分钟-120分钟):3.76ng/mL-4.68ng/mL-6.32ng/mL
3次尿微量白蛋白/肌酐(随机尿)检验报告: 1630.1mg/g- 1423.7mg/g-523.7mg/g
尿常规:尿蛋白3+,尿糖+-,酮体-,潜血-
影像学检查:胸片心肺未见异常,
彩超:三尖瓣轻度返流。左室收缩功能正常。轻度脂肪肝声像。餐后胆囊未见结石声像。双肾结石,双肾囊肿。前列腺增大;前列腺钙化斑。胆管、胰腺、脾、双侧输尿管、膀胱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双侧颈动脉硬化性变,双侧颈动脉斑块形成,未见明显狭窄。双侧椎动脉血流未见明显异常。双侧颈内静脉血流未见明显异常。双侧下肢动脉硬化性变并多发斑块形成,管腔未见明显狭窄。
其他检查:眼底检查:老年性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II期
3、诊断
主要诊断:1、2型糖尿病伴有多个并发症
2型糖尿病伴有周围血管并发症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II期
2型糖尿病肾病(G3A3)
2、高血压2级(很高危组)
3、高脂血症
4、脂肪肝
5、双肾结石
6、双肾囊肿
7、前列腺增生
8、老年性白内障
诊断依据:老年男性,糖尿病病程19年,既往有高血压2级病史,有口干多饮多尿,解泡沫尿、夜尿增多,甘油三酯2.46mmol/L,肌酐127.0umol/L,3次尿微量白蛋白/肌酐(随机尿)检验报告: 1630.1mg/g- 1423.7mg/g-523.7mg/g,彩超检查及眼底检查。
二、治疗与随访
1、治疗方案
l 既往治疗方案(门冬胰岛素30特充早餐前30单位、晚餐前20单位皮下注射、阿卡波糖100mg tid)
l 本次治疗方案:
一般治疗:营养改善、生活方式
药物治疗:予以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降糖治疗(总胰岛素用量56u,基础率20u,餐前大剂量36u),拆除胰岛素泵调整降糖方案
1、司美格鲁肽0.5mg每周皮下注射
2、德谷门冬双胰岛素28-26u早晚餐前皮下注射
3、非奈利酮20mg qd
4、硫酸氢氯吡格雷75mg qd
5、阿托伐他汀20mg qn
6、沙库巴曲缬沙坦100mg qd
7、尿毒清颗粒5g qid
2、随访情况
l 随访建议:加强饮食、运动管理,监测注射依从性,观察体重、血压、血脂
l 随访检查/检验结果:出院12周复查BP 115/75mmHg,体重56.9kg
甘油三酯1.79mmol/L↑,总胆固醇4.89mmol/L,低密度脂蛋白2.54mmol/L,尿素7.89mmol/L,肌酐120.0μmol/L,糖化血红蛋白6.7%,尿微量白蛋白/肌酐(随机尿)检验报告:520.8mg/g
l 治疗调整:8周后司美格鲁肽1mg每周皮下注射
三、总结与思考
1、病例小结
患者老年男性,慢性病程,糖尿病病程19年,有高血压、高脂血症、肾功能不全病史,糖化血红蛋白超过9%,空腹和餐后血糖高,大量蛋白尿,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糖尿病周围血管并发症,按照2020版CDS指南胰岛素泵强化降糖后,调整降糖方案选用GLP-1RA、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助力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达标,抗血小板、降脂、非奈利酮减少蛋白尿。
2、诊疗思考
血糖达标是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发展及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措施,糖化血红蛋白是目前评价血糖控制的“金标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由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共同决定,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结果所揭示: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1%可以使所有糖尿病相关终点风险和糖尿病相关死亡风险降低21%,心肌梗死风险降低14%,微血管并发症风险降低37%,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重视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控制,助力二者高质量达标,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兼顾空腹和餐后血糖控制,能显著减低糖化血红蛋白,且按照2020版CDS指南,对于合并心肾疾病的患者,可起始首选有ASCVD获益证据、降低肾脏疾病风险的GLP-1RA治疗,不增加低血糖风险,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参考文献: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
最后编辑于 01-02 · 浏览 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