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征性耳聋:Pendred综合征
Pendred综合征又称耳聋-甲状腺肿综合征,是一种以 家族性甲状腺肿,先天性耳聋、碘有机化障碍为特征的常染 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Pendred综合征为一种甲状腺激素 有机合成障碍疾病,最早为英国全科医生Pendred于1896 年首次报道。有报道称本病发病率为1∶153 000至7.5~ 10∶100 000不等[1,2],大约占先天性聋的7.5%[3],是引起 耳聋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该疾病的发病率并不低, 但临床上对此病认识不足,容易漏诊.
1 Pendred综合征的临床表型及相关检测
1.1 感音神经性聋
1.2 前庭水管扩大
1.3 甲状腺肿
2 Pendred综合征的分子机制研究
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随着分子遗 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取得了一定进展。Sheffield等[17]和 Coyle等[18]分别证实了Pendred综合征致病基因位于7q,随 后,于1997年Everett等[19]通过定向克隆技术成功分离到 该致病基因,并命名为SLC26A4基因即PDS基因。PDS基 因位于染色体7q22.3-2q31.1,定位PDS基因于D7S501和 D7S692之间约1.7cm长的DNA序列[20],含有21个外显 子,编码1个含780个氨基酸的蛋白质,即pendrin蛋白。
3 Pendred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3.1 假性Pendred综合征 临床症状与Pendred综合征较 为相似,可有神经性聋、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低下、智商减 低以及严重语言障碍,但不表现为以前庭水管扩大为主的内 耳畸形,也无PDS基因突变及隐性遗传特征。 3.2 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可有感音神经性聋以及以前庭水 管扩大为主的内耳畸形,并且有PDS基因突变,但无甲状腺 肿大,可用过氯酸盐排泌试验进行鉴别。 3.3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可伴有听力下降,主要为中 耳渗液所致,还有智能落后、生长发育缓慢、生理功能低下 等,本病无PDS基因突变及遗传特征,一般给予甲状腺激素 治疗后症状能明显缓解。
3.4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thyroid hormone resistance syndrome,SRTH) 可有神经性聋、甲状腺肿等症状,与 Pendred综合征较为相似,一般无内耳畸形及听觉神经传导 通路改变,主要鉴别方法为采用CT或MRI检查耳蜗及听 性脑干反应检查听神经传导通路。
4 Pendred综合征的预防与治疗
随着耳聋基因诊断的应用、新生儿听力联合基因筛查的 实施,为婴儿期诊断Pendred综合征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 段,对实现该病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和治疗具有重要意 义[31];此外,产前基因诊断亦可为耳聋家庭提供科学的生育 指导,有效地避免聋儿的出生[32]。
关于本病耳聋的治疗,目前并无特效疗法。但当患者早 期突然发生听力下降时可采用改善内耳微循环、应用糖皮质 激素治疗及营养神经并配合休息治疗;对于已经形成的感音 神经性聋患者,可以早期配戴助听器,并开展相关特殊的防 治耳聋教育;发展至重度耳聋后植入人工耳蜗可作为一种重 要的治疗手段[33]。此类患者应避免举重或其它剧烈运动, 建议每半年或1年行纯音测听等检查,以监测听力障碍的发 展情况。
本病甲状腺肿的治疗,一般使用甲状腺素治疗,既可弥 补因过氧化物酶缺陷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也可抑制 因TSH过度分泌导致的甲状腺增生,甚至可使肿大的腺体 缩小,故建议终生以甲状腺素替代治疗。一般从小剂量开 始,合并甲减时剂量可偏大,最好定期复查血清甲状腺激素 水平以调整剂量。本病甲状腺肿不建议手术,由于致病因素 持续存在,手术切除部分腺体也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甲状腺肿 术后复发,另外本病患者多数甲状腺功能正常,甲状腺肿手 术后易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及喉返神经 损伤,如出现较严重的压迫症状时才需考虑手术。本病可能合并癌变,这一点应引起重视[14]。临床若疑有甲状腺肿恶 变时应考虑手术,但术后也需服用足量的甲状腺素及定期监 测甲状腺功能的变化。
近期一位患者的基因结果

最后编辑于 2024-12-25 · 浏览 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