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女生反复发热全身疼痛,考虑诊断?
病例信息
患者女性,16岁,学生。
2024年10月27日因“颈部疼痛2周”至我院就诊,查体颈前区疼痛难忍,出现进食哽噎感,出现入睡困难,无怕冷,无易疲乏。
彩超(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甲状腺弥漫性病变,结合临床甲功检查;甲状腺结节,TI-RADS 3类。血常规、血沉、电解质、甲功三项、心肌酶谱未见明显异常。门诊拟“亚急性甲状腺炎”收治入院。
入院后查CRP、肌钙蛋白T、生化全套未见明显异常。
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甲状腺抗体(球蛋白):633IU/mL,促甲状腺受体抗体:<0.80IU/L,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30.2IU/ml;【甲状腺穿刺病理】:(右侧甲状腺穿刺涂片)涂片中细胞量丰富,背景淋巴细胞明显增多,倾向为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请结合临床及相关实验室检查。
10-28予以两侧甲状腺局部注射曲安奈德,以及静滴甲泼尼龙20mg*4天。2024-10-30出院,口服双氯芬酸钠止痛治疗。
出院后患者颈部疼痛并未逐步缓解,反而出现头痛,颞部明显。四肢,胸背部均疼痛,表现为触痛压痛明显。并有反复发热,最高体温不详。
遂2024-12-01再次住院治疗。12-02再次行两侧甲状腺各注射曲安奈德25mg。查血常规+CRP、粪便常规、尿常规、血清肌钙蛋白T定量、生化全套(含心肌酶谱)、甲功三项、降钙素无异常。
2024-12-02 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甲状腺抗体(球蛋白):239IU/mL; 2024-12-02 1.5T核磁共振头颅、五官【1.5T磁共振头颅平扫】 检查结论:1.头颅MRI平扫未见明显异常;2.两侧筛窦及左侧上颌窦、额窦炎。
2024-12-05 1.5T核磁共振颈部【1.5T磁共振颈部平扫】 检查结论:1.甲状腺左叶结节,请结合超声检查;2.两侧颈部淋巴结稍大。
2024-12-09 耳鼻喉镜【纤维喉镜检查】 检查结论:咽炎。治疗措施主要为氢化可的松静滴50mg bid+双氯芬酸钠。
住院期间测体温如下。

复查2024-12-10 血常规:白细胞*:14.16×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11.03×10^9/L,单核细胞计数:0.90×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7.9%,淋巴细胞百分比:15.3%;结核抗体测定未见异常;2024-12-10 抗核抗体筛查15项(含ANA):抗组蛋白抗体IgG:20.34AU/ml。
患者12-10因学业问题遂出院。
12-14至门诊再次行甲状腺局部注射曲安奈德。
出院后患者每日以口服解热镇痛药缓解症状。仍有反复发热,体温最高可达40℃,伴全身疼痛、乏力,头痛,手掌及足底痛,伴心慌胸闷,无咳嗽咳痰,无胸痛,无腹痛。遂于2024-12-22再次就诊,入住风湿免疫科。
入院后查:干化学全套(含心肌酶谱):尿素*:6.42mmol/L,尿酸*:387umol/L,肌酸激酶*:28U/L,钾*:3.35mmol/L,钠*:135.0mmol/L;呼吸道病原抗体七项筛查:肺炎支原体IgM抗体:126.53AU/mL;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Ret:网织红细胞百分比:2.0%;甲功三项:游离甲状腺素*:23.20pmol/L;生化全套(含心肌酶谱):白蛋白*:40.3g/L,总蛋白*:64.3g/L,直接胆红素*:8.20μmol/L,总胆红素*:22.50μmol/L,尿酸*:347umol/L,肌酸激酶*:35U/L; 25-羟基 维生素D 11.88ng/mL;总IgE 1248.25 IU/mL。血常规+CRP、凝血四项+D二聚体、肌钙蛋白、肌红蛋白、降钙素原、白介素-6、血沉、肿瘤指标(AFP、CEA、CA125、CA199)、铁蛋白、抗CCP抗体、风湿三项(抗O、RF、CRP)、免疫球蛋白(IgA、G、M、C3C4)、传染病筛查八项、IgG4、EB病毒未见异常。骶髂关节MR+股骨MR:1.股骨、骶髂关节MRI平扫未见明显异常;2.盆腔少量积液。四肢动静脉、颈动脉、腹主动脉、肾动脉、门静脉下腔静脉血管超声均未见明显异常。
目前治疗措施如下:
1.患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予以多西环素、阿奇霉素抗感染;
2.患者面部、胸背部痤疮样皮疹表现,考虑与长期使用激素有关,但不排除药疹,予以葡萄糖酸钙、西咪替丁抗过敏;
3.患者全身疼痛,触痛明显,予以普瑞巴林止痛。
4.糖盐水补液、补充电解质;酌情使用尼美舒利、赖氨匹林退热;
5. 目前血NGS、疟原虫、G试验、GM试验、血管炎两项已送检,待结果。主动脉血管成像CT、胸+全腹部平扫CT待完善。
问题讨论:
1. 患者反复出现发热,且自发病以来,热峰逐渐升高,但患者无明显感染症状,虽有肺炎支原体抗体阳性,但认为无法解释反复高热。如果考虑为风湿免疫性疾病,但患者并无明显皮疹关节痛等症状,抗核抗体15项只有抗组蛋白抗体稍升高,血沉不高,长期使用激素治疗无效,也不符合RA、SLE、Still病、血管炎等疾病特点。那么发热该如何解释?向哪个方向考虑?
2. 患者从颈痛开始,逐步出现全身疼痛,但肌力无异常,肌酶、肌钙蛋白不高,也不符合肌炎特点。患者疼痛考虑可能与哪些问题有关?
3. 患者IgE显著升高,该如何考虑?
最后编辑于 2024-12-24 · 浏览 6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