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手术当中的第一次----掀了一个20年的角膜瓣(20年前做的lasik的补矫手术)

发布于 2024-12-24 · 浏览 3532 · IP 河南河南

2024年12月23日发布:

20年前的板层刀做的角膜瓣,现在愈合非常好,看上去比现在的FS-lasik做的角膜瓣愈合的痕迹还要淡,不仔细找,好像都看不到一样,手术中如何找到角膜瓣的边界?并且要顺利的把它掀起来?这成困难点,裂隙灯下看着不明显,放到显微镜下就更不明显了。

师傅指导:做两手准备,如果找不到,就再重新制瓣,这个又多一重保障。

为了提高显微镜下的辨别度,术前在角膜上做了标记。



preview
此视频仅专业人士可见
去登录


手术的疑问点:

1.角膜上皮非常松弛,跟之前一个表层术后补矫的上皮类似,是否是只要是角膜上皮术后的上皮都是这样松的?术中麻醉只点了两次。

2.最后周边松脱的上皮时候需要去掉?还是直接原位铺平的好呢?类似于之前的EK手术,建议把上皮平铺回去,但是已经松脱的就失去活性了,再铺回去会不会减轻疼痛感,理论上分析应该会吧,类似相当于盖了一个上皮瓣一样。但是从另一个层面分析,已经松脱了,还会有新的上皮长出来,那就去掉好了。

3.激光打完之后,是否需要挂出基质床边缘的上皮,刮除的目的是降低上皮植入的风险,但是不挂就会上皮植入吗?


手术需要改进的点:

1.术中要保持角膜干燥,器械也不要带水,太湿角膜瓣边缘更不好找,干燥才能更好的分辨。

2.术中多次刮出上皮,没有松脱的地方也清理了,是不是有点过度了,如果只开一个上皮的小口,直接分开,其他上皮不做处理,应该也能分开。


欢迎有这方面经验的老师一起讨论学习


2024年12月28日更新

首先感谢@fred-abc @东来你懂的 @sh1990104 @一眼万年_连仲 参与讨论,特别是@东来你懂的 老师提出的蒂部要保护一下,确实术中没有注意到,还有@fred-abc 老师的裂隙灯下的标记,我以为没有人做过标记,看来英雄所见略同呀 ,我第一次遇到和自己有一样想法的,下次我觉得还可以再改进一下,做标记的地方,直接把上皮去掉一点点,下面就可以看到机械到瓣的边缘了,这样更好进入一些,另外最重要的是能有信心做这个手术,还要得益于师傅@ArchyXie 的教导和平时跟着师傅见的各种令我“大开眼界”的病例。

下面补充一些病例信息,和各位老师分享。

这个患者是20年前做过“近视手术”,无病例资料,只是听患者口诉,好像术前七百八度,还有两三百度散光,两三年前双眼视力已经出现模糊,影响日常生活,另一只眼1年前已在外院做过补矫,现在双眼视力相差较大,要求这只眼睛也进行补矫。

首先对于板层刀手术后补矫的,最好是ICL或者是表层,能不能掀开瓣再补打激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残余基质床的厚度还够不够,但是怎么样精准的测量出参与基质床厚度是比较困难的,虽然可以做OCT但是,层间愈合的痕迹其实是很难分辨的。

img

前段照相,看不出瓣的边缘

img

扫描中央角膜OCT,角膜瓣和基底的分界线好像是1,也好像是2,也好像是3,另外板层刀切出来有些周边的瓣和中央的瓣厚度是不一样的,所以不是特别好确定。

最开始我想着做表层吧,但是看了另一只眼是掀开过瓣的。

img

另一只眼外院术后补矫1年

而且从角膜周边的OCT看

img

周边角膜基质床还是很厚的

img
img

双眼角膜厚度都很厚,并且双眼都无术后圆锥表现,所以选择做了掀瓣补激光。

img

右眼偏心明显,选择地形图引导的手术,补矫屈光度的同时也纠正偏心

img

给了6.5的光区,切削量70,瓣如果按110算的话,基质床还剩余三百二十多,当时没有担心基质床不够,所以就尽量开大光区,这样术后视觉质量会更高一些。

(但是术后其实我是担心基底留的太少了,担心切削量如果大于70,临床上见过有些角膜地形图引导的手术,术后厚度改变的误差较大,或者是角膜瓣中央厚度达到了200,那么基质床太少,可能会继发圆锥的)

但是术中没有这个意识考虑这么多,其实也可以把光区做的小一点,给6.2或者6.3,也是能够满足患者日常视力的,这样就可以多节省点角膜。

但是后来又想了想,偏心较明显的地形图,切削最大的不一定再最薄点处。

术后两天复查

img

屈光度电脑验光显示是有些欠矫的,视力1.0能读,但不是特别清晰。

img

再次掀瓣后,角膜瓣层间的分界线就明显许多了,基质床还是够的

img

偏心纠正良好,剩余总厚度四百多

但是,总体屈光度是偏负的,还有为什么会出现逆规的散光呢,不知道。

从此病例可以得出如下总结点:

1.lasik术后再次掀瓣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但是一定要注意上皮的问题,不能引起新的并发症,上皮植入一定要小心。

2.地形图引导纠正偏心后,会引起屈光度的改变,但是具体怎么改变,改变多少,术前不好预测,更不好提前在参数上做预先的补偿,目前见师傅做的一个纠正偏心的,术后也出现了约1D的近视,这个患者也是出现了近视,但知道会不会纠偏之后也有远视出现的。

3.补矫患者的上皮粘附性差,术中操作动作不能太大,避免损伤太多的上皮,不仅影响愈合速度,还引起术后疼痛感。


最后还是要感谢患者,感谢ta的信任让我手术,也让我从ta身上学到了很多,虽然我个人认为视力没有达到最好,但是患者已经很满意了,并且屈光度偏差不是太大,也让我有了类似病例的信心,以及更全面的思维。

近视 (36)
散光 (25)
纠错
iconfarica 推荐
icon一眼万年_连仲 已点赞

最后编辑于 2024-12-28 · 浏览 3532

30 5 8
同行评议 0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收录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成功收录
视频效果NaN
临床实用性NaN
操作规范流畅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30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