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文献学习:β-内酰胺类药物的接种效应对MSSA感染性心内膜炎中的影响

发布于 2024-12-23 · 浏览 1481 · IP 江苏江苏

这篇文章是一项关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研究,特别关注了β-内酰胺类药物的接种效应(inoculum effect)对治疗结果的影响。以下是文章的核心内容:

 

1. **研究背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性心内膜炎(IE)与高死亡率相关,大约20%至30%,大多数在第一个月发生,且近年来没有改善。目前认为抗葡萄球菌青霉素和头孢唑林在治疗MSSA IE方面同样有效,都推荐作为一线治疗方案。

 

2. **研究目的**:评估金葡菌分离株的表型特征、使用的β-内酰胺类药物与MSSA IE患者预后之间的关联。

 

3. **研究设计**:这项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包括了2016年2月至2022年2月在3家法国大学医院治疗的MSSA病例。研究包括有临床分离株可用的患者,涉及天然或人工瓣膜。

 

4. **主要结果**:研究发现,216名MSSA IE患者(中位年龄65岁,70.4%为男性)接受了抗葡萄球菌青霉素(139例,64.4%)或头孢唑林(77例,35.6%)治疗。左侧IE的1个月死亡率为44/180(24.4%),使用抗葡萄球菌青霉素和头孢唑林治疗的患者之间没有总体差异。然而,携带blaZ基因的菌株感染的患者1个月死亡率更高(38/129,29.5%)与未携带blaZ基因的菌株(6/51,11.8%)相比(P=0.01),并且对接受的β-内酰胺类药物表现出接种效应的菌株患者的1个月死亡率更高(25/62,40.3%)与没有接种效应的菌株(13/67,19.4%)相比(P=0.005)。多变量分析表明,接种效应的存在与第一个月死亡独立相关(HR,2.84;95% CI,1.28-6.30;P=0.01)。

 

5. **结论**:在这项MSSA IE病例系列中,接受的β-内酰胺类药物的接种效应是第一个月死亡的风险因素。对MSSA分离株进行接种效应表型分析可能指导β-内酰胺类药物的选择并改善预后。

 

6. **关键点**:研究结果表明,MSSA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结果与细菌株的一些被低估的表型特征和使用的β-内酰胺类药物有关。这些发现表明,表征blaZ基因的存在和接种效应可能有助于选择MSSA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佳治疗方案,并改善临床结果。

JAMA Network Open. 2024;7(12):e2451353. doi:10.1001/jamanetworkopen.2024.51353 (Reprinte

最后编辑于 2024-12-23 · 浏览 1481

4 3 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