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丨《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WHO分类》第四版(中文翻译)上下册


前言
2000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通过设在法国里昂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陆续出版了“世界卫生组织肿瘤分类及诊断标准系列”丛书,其中,于2001年出版了由世界著名血液肿瘤专家(Jaffe ES, Harris NL, SteinH, & Vardiman JW)主编的《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第3版),该书将每一种血液(髓系与淋巴系)肿瘤视为一种独立疾病,并采用独特的形态学、免疫表型、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和临床特点进行定义。为从事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的工作者提供了全新的、指导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病理学和遗传学分型诊断的国际标准,为监测治疗反应和临床预后的试验设计提供了国际公认的重要指南!
此书出版近十年来,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病理与遗传学分类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的血液肿瘤诊治工作中,并被相关机构指定为血液和病理专业人员必备参考书。为提高我国血液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基础与临床研究水平提供了指导性的文件,以及为加强该领域学术交流提供了“世界语”。
在第3版的基础上,2008年IARC 又出版了《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第4版),该书介绍了该领域很多新的研究进展,补充了新的病种和新的诊断与分类指标。除肿瘤病理组织形态学(包括骨髓病理形态学、骨髓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化学)外,重点强调免疫表型和细胞遗传与分子生物学(如PCR、FISH 等)技术的应用。在髓系肿瘤中用“骨髓增殖性肿瘤”替代“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增加了“髓系和淋系肿瘤伴嗜酸粒细胞增多和PDGFRA,PDGFRB 或FGFR1异常”新病种;还系统介绍了各种急性系别未明白血病的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与诊断要点。在淋系肿瘤分类中,将前驱B淋巴肿瘤分为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非特指型和伴重现性遗传学异常的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两个亚类,以利于临床进行针对性的基因靶向治疗;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进行了细化,分成了非特指的 DLBCL 和各种特殊临床病理特征的DLBCL,如原发皮肤的腿型 DLBCL、原发中枢神经DLBCL、慢性炎症相关 DLBCL、EBV阳性老年性DL-BCL等;将不能明确定义的灰区B细胞淋巴瘤做了暂时分类,如介于DLBCL与 Burkitt 淋巴瘤之间不能分类的大B细胞淋巴瘤等;将ALK阳性和阴性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做了明确划分,成为了两个独立的病种,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预测;还新收入了NK细胞慢性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儿童系统性EBV阳性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等内容。
本书的编排体例是将每一种疾病作为一个单元,分别对各种疾病的名称、定义、同义词、流行病学、发病率、累及部位、临床表现、形态(包括组织和细胞)学、鉴别诊断、细胞化学、免疫表型、遗传学、细胞起源、预后及预测因素依次进行介绍。不论是淋系肿瘤还是髓系肿瘤都附有典型的图片以展示其形态学特征,便于读者理解、掌握和运用。全书共14章,各种图片465幅,表格80张,文字800千字。图片色彩,编排位置,参考文献编号位置与原著高度一致。印刷质量精美。
为满足国内广大血液肿瘤、临床病理和遗传学等专业人员的实际工作的需要,经过全体病理专业翻译人员的辛勤努力,2008年《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第4版)中文版已经与读者见面了!为此我们衷心地感谢本书的主审一一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液病医院原所院长、中华血液学会原副主任委员、主任医师、郝玉书教授对本书髓系部分热心、细致的审校!感谢中华医学会病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病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诊断病理学杂志总编丁华野教授组织策划及协调本书的翻译出版工作!
由于译(校)者的专业和英语水平有限,时间仓促,译文中存在的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指正,表示感谢!
周小鸽,陈辉树
2011年4月

最后编辑于 2024-12-21 · 浏览 1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