颏下皮瓣在头颈部肿瘤术后缺损中的应用
病例1
52岁,男性患者, “右侧软腭肿物1月”入院。查体:右侧软腭溃疡样肿物,大小约2.2cm*2.0cm;软腭肿物活检病理结果为高分化鳞癌;诊断为(右)软腭鳞癌T2N0M0 II期,行软腭癌扩大切除+右颈I-III区清扫+颏下皮瓣修复重建软腭缺损,术后病理结果提示颈部淋巴结未见癌转移。


设计以右侧面动脉为蒂的颏下皮瓣,皮岛面积8cm*4cm。

切除软腭癌术后的创面

将血管蒂(面动脉、面静脉)完全裸化出来,血管蒂更长,从而可以修复更远距离的缺损。

颏下皮瓣通过咽旁间隙的通道,转入口腔,修复软腭处的缺损。

颈部切口张力不大,可以直接缝合。

术后3个月,颏下皮瓣完全与软腭周围粘膜完全粘合一起。
病例2 老年男性患者,因“左腮腺区肿物3月”入院。入院行腮腺肿物穿刺提示:恶性肿瘤。行左腮腺全切及左颈I-IV区清扫+颏下皮瓣转移修复术,








最后编辑于 2024-12-24 · 浏览 4564 · 28人已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