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病例(十七)患者为中年男性,肥胖体型,病史时间长,胰岛功能较差
一、病例梳理
1、患者病史
l 患者基本信息:男,48岁
l 主诉:发现血糖升高5年入院糖
l 现病史:患者多次于我科住院治疗,完善相关检查后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出院后不规律应用门冬胰岛素30早28 U、晚28 U餐前10 min皮下注射,平时饮食未控制,血糖一直不理想,病程中逐渐出现双足麻木,伴双眼视物模糊。1d前于我院门诊复查随机血糖15mmol/L,为行进一步治疗收住院
l 既往史:患者5年前于我院行下肢静脉手术时发现血糖升高,空腹血12 mmol/L,伴口干、多饮、多尿等“三多一少”症状,诊断为糖尿病,开始应用胰岛素治疗,具体不详,血糖控制欠佳,患者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炎等慢性病史,否认吸烟饮酒史,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史
2、检查结果
l 体格检查:身高170cm,体重86kg,体重指数29.75 kg/m,血压120/80 mmHg(1mmHg=0.133 kPa),心率80次/min,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律齐,心音可,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坦,腹肌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可。
l 实验室检查:
一般项目:一般项目:血常规大致正常,尿常规:尿糖(4+),尿酮体(-);生化:谷丙转氨酶:30U/L,谷草转氨酶:26U/L,白蛋白:46.7g/dL,血肌酐:50µmol/L,血钾:4.06mmol/L, 尿酸:342mmol/L,心肌酶谱正常,总胆固醇:6.02mmol/L; 低密度脂蛋白:4.94mmol/L; 高密度脂蛋白:1.13mmol/L; 甘油三脂:5.01mmol/L;
空腹血糖:14.7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28.77mmol/L;空腹C肽:1.08nmol/L;餐后2小时C肽:1.71nmol/L;糖化血红蛋白12.05%;糖尿病自身抗体三项均为阴性。
3、诊断
1)2型糖尿病
2)肥胖,脂肪肝
3)合并眼、神经多种慢性并发症
二、治疗与随访
1、治疗方案
本次治疗方案:
l 一般治疗:加强糖尿病饮食教育,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
l 药物治疗:首先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基础量0:00-4:00为0.6 U/h,4:00-9:00为1.2 U/h,9:00-21:00为0.8 U/h,21:00-24:00为0.6U/h,三餐前注射门冬胰岛素各5U,24h胰岛素总剂量为34.8U,每日监测血糖谱,2次调整胰岛素泵剂量后为:基础量0:00-4:00为1.0 U/h,4:00-9:00 为1.6U/h,9:00-21:00 为 1.2 U/h,21:00-24:00为1.0 U/h,三餐前注射门冬胰岛素各8U,患者血糖仍未达标,患者经济条件较差,考虑胰岛素泵治疗费用较高,要求更改方案,根据《德谷门冬双胰岛素临床应用专家指导意见》,停泵调整降糖方案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早晚各26U餐前10min皮下注射,联合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口服降糖,继续每日监测血糖,根据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剂量调整方法推荐,进行剂量调整,经调整后实现了血糖全面达标稳定。出院时降糖方案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早晚各28U+二甲双胍0.5g、2次/d+阿卡波糖50 mg、3次/d。
2、随访情况
l 随访建议:血糖监测
l 随访检查/检验结果:出院后3个月患者于门诊随访,复查空腹血糖 6.05 mmol/L,餐后2h血糖7.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6.7%
三、总结与思考
1、病例小结
(1)中年男性,肥胖体型,病史时间长;
(2)胰岛功能较差,胰岛素分泌减少、延迟;
(3)依从性较差,胰岛素应用不规律,饮食不控制;
(4)合并眼、神经多种慢性并发症。
2、诊疗思考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为一种新型的可溶性双胰岛素类似物,由 70%德谷胰岛素和30%门冬胰岛素组成。制剂中德谷胰岛素以双六聚体形式存在,门冬胰岛素以单六聚体形式存在,两种成分在结构上互不干扰,为无色透明且澄清液体,注射前无需混匀。皮下注射后德谷胰岛素形成多六聚体长链,并从长链末端逐渐释放出胰岛素单体,发挥着超长效平稳无峰的降糖优势,作用时间持续24h以上,患者入院经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改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2次/d联合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治疗之后,空腹以及餐后血糖都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且无低血糖发生。无论糖尿病的类型、胰岛素的方案和口服降糖药物的种类,改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降低。
对于先前接受胰岛素治疗但血糖控制不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2次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可有效改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与预混合胰岛素和基础胰岛素相比,应用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更低。本例患者改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后,不仅实现了安全、有效、平稳降糖,且自我监测无低血糖发生,亦无夜间确证性低血糖发生。基于此例患者的经验,我们对需要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选择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每天2次皮下注射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希望可以通过更多的临床应用,探索个体化的2型糖尿病治疗新方案。
随着新型降糖药物的不断上市,2型糖尿病有了更多灵活便捷的治疗方案,在帮助患者血糖达标的同时,显著降低低血糖风险,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在应用新型胰岛素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时,我们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类型、糖尿病病程、胰岛功能、经济条件、饮食、生活方式、患者的依从性、低血糖风险、血糖控制目标等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德谷门冬双胰岛素可以每日1次或2次皮下注射,可以与多种口服降糖药物联合使用,可以作为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的序贯治疗方案,便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治疗达标率,实现血糖的长期平稳达标,从而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临床应用专家指导意见.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7)
最后编辑于 2024-12-13 · 浏览 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