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病例(十四)患者为青年女性,糖尿病史12年,有酮症病史,暂无明确慢性并发症
一、病例梳理
1、患者病史
l 患者基本信息:女性,39岁
l 主诉:发现血糖升高12年
l 现病史:1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口干、多饮,无多食、消瘦,当地医院查随机血糖27mmol/L,诊断考虑“糖尿病”,开始口服多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口干、多饮症状有所缓解,未予重视及监测血糖。11年前偶测随机血糖23mmol/L,当地医院诊断“2型糖尿病”,调整方案为“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30R 18u ih 早、晚餐前”,其后不定期监测血糖,空腹血糖15-16mmol/L,餐后2h血糖18-19mmol/L,仍未予重视及特殊处理。8月前因“乏力”外院就诊诊断“2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具体不详),住院对症处理后乏力好转。调整方案为“甘精胰岛素22 ih qn、二甲双胍0.5g bid、维格列汀50mg bid”,其后因二甲双胍不耐受停用,偶测空腹血糖15-17mmol/L,餐后2h血糖14-18mmol/L。4月前我院门诊就诊,调整方案为“门冬胰岛素8u ih 三餐前、甘精胰岛素26u ih qn、沙格列汀5mg qd”,偶测空腹血糖8-12mmol/L,餐后2h血糖10-12mmol/L,1月前改“沙格列汀”为“达格列净10mg qd”,后反复出现外阴瘙痒,无尿频、尿急、尿痛、腰痛、畏寒、发热。现患者为进一步诊治糖尿病病情入院。精神、食欲、睡眠尚可,无其他特殊不适,小便正常,时有大便干结、排便困难,近半年体重无明显变化。
l 既往史:既往有“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无症状菌尿”病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输血、外伤史,有“阿莫西林”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l 月经婚育史:初潮14岁,5-7天/28-30天;已婚已育,配偶、子女体健。
l 家族史:母亲有“糖尿病”,诊治不详;否认家族性遗传病、传染病及肿瘤病史。
2、检查结果
l 体格检查: T 36.5℃,P 83bpm,R 20次/分,BP 105/71mmHg,身高162cm,体重56.9kg,BMI 21.6kg/m2;心律齐,HR 83bpm,各瓣膜未闻及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正常。
l 实验室检查:
一般项目:HbA1c 8.7%;糖尿病自身抗体(-)
血常规:白细胞 6.69X109/L,血红蛋白 133.00g/L,血小板 336.00X109/L。
尿常规:WBC+,亚硝酸盐+。尿培养:大肠埃希菌。感染内科会诊:无症状菌尿。粪检分析未见异常。
生化:钾3.82 mmol/L,钠140.4 mmol/L,氯103.9 mmol/L,肌酐 63umol/L,尿酸 186 umol/L,谷丙转氨酶 13 U/L,谷草转氨酶 11U/L,总蛋白 67.0 g/L,白蛋白 40.7 g/L,总胆红素 5.4 umol/L,直接胆红素 2.38 umol/L,肌酸磷酸激酶 79 U/L,总胆固醇 4.89 mmol/L,甘油三酯 1.96 mmol/L,高密度脂蛋白 1.09 mmol/L,低密度脂蛋白 3.02 mmol/L 。
l 影像学检查:
CT、MRI、核医学检查等:眼底照相:未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管彩超:双侧颈动脉与椎动脉未见异常声像;双侧下肢动脉未见明显异常声像。ABI:左1.12,右1.09。
胸片:两肺纹理稍强,心膈未见明显异常。
腹部及泌尿系彩超:肝脏、胆囊、胆管、脾脏、胰腺及门静脉系统:未见明显异常声像。肾脏、膀胱:未见明显异常声像。输尿管:未见扩张。膀胱腔内未见残余尿。
l eGFR 109.15ml/(min·1.73m2),ACR 2.73mg/g。
l ECG:窦性心律,右室传导延迟。UCG:EF:68%;心脏形态结构及瓣膜活动未见明显异常;静息状态下未见明显室壁运动异常;心功能正常。
l 周围神经病变筛查:双足无麻木疼痛感,震动感觉阈值左13.3V、右14.4V,踝反射、针刺痛觉、压力觉、温度觉未见异常。
3、诊断
1. 2型糖尿病
2.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3. 无症状菌尿
二、治疗与随访
1、治疗方案
l 既往治疗方案:既往多口服药方案、短-中效预混胰岛素方案、基础餐时方案均血糖控制欠佳。
l 本次治疗方案:
一般治疗:予以饮食教育(建议早餐牛奶+鸡蛋+麦片),嘱加强运动
药物治疗:停用达格列净,外阴瘙痒缓解。先予胰岛素泵(门冬胰岛素基础率30u,三餐前8-8-8u)控制血糖。空腹7-10mmol/L,早餐后10-17mmol/L, 午餐后7-13mmol/L, 晚餐后7-13mmol/L, 睡前7-12mmol/L, 凌晨3am 6-9mmol/L。患者早餐偏好粥、面等食物,建议早餐尝试牛奶+鸡蛋+包子。尝试加用二甲双胍因胃肠道反应无法耐受停药。撤泵后逐渐调整为“门冬胰岛素 10-6-8u ih 三餐前,甘精胰岛素 38u ih 睡前,维格列汀 50mg bid”。空腹8-10mmol/L,早餐后10-14mmol/L,午餐后8-10mmol/L,晚餐后8-13mmol/L,睡前6-10mmol/L,凌晨3am 6-9mmol/L(黎明现象)。空腹血糖未达标,基础胰岛素用量过大,患者对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有一定的抗拒。出院前改为德谷门冬胰岛素 30-25u ih 早、晚餐前+维格列汀 50mg bid,空腹7-8mmol/L,早餐后10-13mmol/L ,午餐后9-11mmol/L,晚餐后9-12mmol/L,睡前8-11mmol/L,凌晨3am 6-8mmol/L。予以带药出院
2、随访情况
l 随访建议:密切监测血糖,如有不适随诊。
l 随访检查/检验结果:1个月后随访,德谷门冬胰岛素30-25u ih 早、晚餐前+维格列汀 50mg bid。
空腹7-9mmol/L
早餐(羊奶+鸡蛋+麦片)后:4-6mmol/L
午餐(米饭+肉类+蔬菜)后:9-14mmol/L
晚餐(米饭+肉类+蔬菜)后:7-12mmol/L
无低血糖症状或监测低血糖
再次予以饮食指导:早餐适当加量,午餐用一部分粗粮代替米饭。
l 治疗调整:3个月后德谷门冬胰岛素30-28u ih 早、晚餐前+维格列汀 50mg bid+阿卡波糖 50mg 午饭前服用
三、总结与思考
1、病例小结
1.青年女性,糖尿病史12年,有酮症病史,暂无明确慢性并发症,既往有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无症状菌尿病史;
2.既往多口服药方案、短-中效预混胰岛素方案、基础餐时方案血糖控制效果均欠佳;
3.胰岛功能低下,四针胰岛素方案中基础胰岛素用量过大可能需要分次注射,难以坚持每日多次胰岛素注射治疗。
4.患者预期寿命较长,希望严格控制血糖同时,方案简单易于依从。
2、诊疗思考
对于需要使用胰岛素强化或维持治疗的患者,三速一长四针的经典方案能满足大多数患者病情需要。但并非所有的患者都能接受每天四次胰岛素注射;如果患者基础胰岛素用量较大需要分次注射,每日注射次数可能更多。传统的预混胰岛素早、晚餐前两次注射,由于中效胰岛素药代动力学特点,非平稳释放易造成血糖波动、对空腹血糖控制能力有限。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是全球首个双胰岛素制剂,其餐时和基础组份各自发挥独立的降糖作用,控制空腹血糖的同时,兼顾餐后血糖,低血糖事件少,每日1-2次注射,患者依从性高。
参考文献:
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专家共识(2021年版).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22.42(1)
最后编辑于 2024-12-13 · 浏览 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