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患者胸口有个大洞,还能活着...




患者咳嗽咳痰,进食后呛咳,有食物从胸壁瘘口流出入院。

既往病史
患者28年前因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右侧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引起胸壁结核感染,胸壁瘘,右肺塌陷,右肺失功能,支气管胸膜瘘,抗结核治疗无效,诊断为多重耐药结核菌感染。
肺结核,右肺无功能,气管食管瘘,食管胸膜瘘胸壁瘘,第一次见胸壁有个大洞还能活着的。
检查
术前胸部CT


术前口服造影剂,造影剂从食管瘘口流入纵膈和胸腔。

治疗方法:
胃镜下食管内置入导丝,并记录食管瘘口上下缘距门齿距离。选择合适长度的支架,支架上下缘要超过瘘口。

食管造影可见右侧支气管显影,示存在食管支气管瘘。
术前造影支气管没有显影是因为是站立位,这次造影是俯卧位。

退出胃镜,同时注意固定导丝,防止导丝移位滑脱,经导丝置入食道支架推送器,根据胃镜测量的深度,支架上下缘超过瘘口

释放支架

食管内置入覆膜支架后再次胃镜检查确保支架将瘘口全部覆盖。



置入支架后造影,无造影剂漏出,支架置入后患者咳嗽咳痰减少,进食胸壁瘘口无食物流出,无呛咳,术后5天出院。

妥善固定支架,并经鼻部放入空肠营养管

总结与讨论
多重耐药结核感染是目前结核治疗的难题,一旦诊断为多重耐药性结核感染,部分人很难治愈,虽然病人进展缓慢,但对患者心理、生理都有严重的影响,一直都会生活在痛苦之中。
患者胸壁瘘口形成,右肺塌陷,改善通气血流比,从而改善患者呼吸状况。患者左侧支气管胸膜瘘一直存在,也是因为胸壁瘘,通畅引流,是患者存活的基础。
该患者病程长达28年,病情迁延不愈,右肺塌陷失功能,右侧胸壁瘘口,触目惊心!近期又有食管胸膜瘘形成,病情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抗结核治疗无效,手术也不可能,实在是没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
我们经过讨论,并征求患者及家属意见后,采用了食道内覆膜治疗置入的方法。
患者还是结核活动期,其实食道支架置入只能暂时解决食管胸膜瘘的问题,并不能让食管瘘愈合。只能短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随着患者结核感染的发展,最终等待患者的只有死亡。
我们期待有新的副作用小的,结核菌不耐药的抗结核药物的出现。
最后编辑于 03-14 · 浏览 20.3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