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病例(十二)患者血糖较高,既往仅口服药降糖,入院后予甘精胰岛素+口服药治疗
一、病例梳理
1、患者病史
l 患者基本信息:
男、61、2024年8月21日入院
l 主诉
口干、多饮、多尿18年,体重下降2年余。
l 现病史
患者18年前于体检发现血糖为7.5mmol/L,出现口干、多饮、多尿,日饮水量具体不详,患者未予特殊注意,三餐中,餐后血糖仍控制不佳。6天前患者为进一步检查来我院就诊,门诊诊断“2型糖尿病”,现患者为进步系统治疗入住我科。病程中,患者偶有头晕、心悸,多于餐前出现,进食后好转,易出现乏力,无头痛、耳鸣,无胸闷、气促,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无四肢抽搐等不适。自发病来,精神、食欲可,睡眠欠佳,大便正常,小便次数增多,尿液偶有泡沫,无尿频、尿急尿痛不适,体重下降约7kg。
l 既往史
16年前因受凉后出现全身不适,呼吸加快,遂于华侨城医院就诊,入院查血糖25.9mmol/L,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予以补液、降糖、消酮等对症处理后好转出院,出院后予以甘精胰岛素 10u 晚餐前皮下注射,达格列净 10mg qd治疗,餐后血糖控制不佳,波动在13-18mmol/L。2年前患者体重下降约7kg,感视物模糊,双下肢麻木,而后于沙并人民医院就诊,调整降糖方案为甘精胰岛素10u 晚餐前皮下注射,达格列净 10mg qd 阿卡波糖 100mg。
l 其他
个人史:生于原籍,饮酒20余年,每餐1-2两,否认吸烟。
婚育史:育有1子2女,儿子及女儿体健,配偶已故。
家族史:母亲因脑血管瘤破裂出血去世,父亲已故。
2、检查结果
l 体格检查
T:36.5°C P:98次/分 R:20次/分 BP:91/66mmHg体重59kg,身高 176cm,BMI:19.03kg/m2。 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性啰音,心音尚可,律齐,心率98次/分,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浮肿,四肢活动自如。腹部平坦,可见腹腔镜术后3个约2cm大小瘢痕,腹部柔软无包块,无压痛及反跳痛,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
辅助检查:入院测随机血糖:15.9mmol/l。
l 实验室检查:
一般项目:
【三大常规】白细胞计数,7.13×109/L,红细胞计数,5.34×1012/L,血红蛋白,159g/L,血小板计数,277×109/L,超敏C反应蛋白,0.320mg/L;尿常规:尿糖[GLU],4+↑,酮体[KET],阴性,比重[SG],1.045↑;大便常规+大便隐血:颜色,黄褐色,性状,软便,白细胞,未见/HP红细胞,未见/HP,隐血试验,阴性。
【生化相关】:心肌酶三项[急]+肾功五项[急]+电解质六项[急]: 乳酸脱氢酶[LDH],151U/L,肌酸激酶[CK],41U/L,肌酸激酶MB亚型活性[CK-MB],21.5U/L↑,肌酸激酶MB比值[MB/CK],0.52↑,葡萄糖[GLU],14.19mmol/L↑,肌酐[Cr],60umol/L,尿酸[UA],261u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20.8mmol/L↓;肌钙蛋白T[急]+肌钙蛋白儿急]: 肌钙蛋白l[cTnl],<0.012ng/mL,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0.006ng/ml;NT-B型钠尿肽NT-BNP[急]: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5.0pg/ml;凝血四项[急]+D-二聚体定量D-D[急]:凝血酶原时间[PT],12.60秒,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R],0.95,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0.93,PT活动度[PT%],114.00%,活化部分凝血激酶时间[APTT],29.60秒 ,纤维蛋白原[FIB],2.70g/L,D-二聚体[DD],0.22mg/L FEU;肝功六项+血脂四项+碱性磷酸酶ALP+B羟丁酸+甲功三项+甲状旁腺激素PTH:总蛋自[TP]58.2g/L业,白蛋白[Alb],36.1g/L↓,甘油三脂[TG],0.59mmolL,总胆固醇[TC],2.50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30mmo//L,碱性磷酸酶[ALP],75U/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2.88pg/mL,游离甲状腺素[FT4],0.90ng/dL,促甲状腺激素[TSH],0.573mlU/L甲状旁腺激素[PTH],2.30pmo/L;骨质疏松四项(免疫8am):B-胶原特殊序列[B-CTX],0.57ng/ml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40.70ng/ml,25羟基维生素D[Vit D],22.66ng/ml,骨钙素[N-MID],12.30ng/ml;
【糖尿病相关】:血糖(0-1-2h)4.38-13.71-21.00mmol/L;C肽(0-1-2h)67.5-176.3-528.0pmol/L;乳酸:0.86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10.3%↑;提示近期血糖平均水平高。随机尿三项:尿微量白蛋白[U-mALB],8.10mg/L,肌酐[Cr],9465umol/L,微量总蛋白[U/CSF-TP],0.08g/L,尿总蛋白/肌酐比值[U-TP/Cr],0.07g/g,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mALB/Cr],7.57mg/g,尿白蛋白/总蛋白比值0.101;
【骨代谢相关】:骨密度:骨量减少。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骨形成标志物和骨吸收标志物
骨质疏松四项(免疫8am) 、降钙素 均正常。骨质疏松四项(免疫8am):B-胶原特殊序列[B-CTX],0.57ng/ml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40.70ng/ml,25羟基维生素D[Vit D],22.66ng/ml,骨钙素[N-MID],12.30ng/ml;CT 6.53 pg/ml。
l 影像学检查:CT、MRI、核医学检查等
【胸片】:胸部*片未见明显异常X线征象。
【MR】脊柱[3.0T]: 1.L3/4、L4/5椎间盘变性、膨出。2.腰椎退行性改变3.骶管囊肿。
l 其他检查:骨密度、骨测量。骨密度:骨量减少。
3、诊断
1、2型糖尿病伴并发症2型糖尿病性大血管病变(双侧颈动脉)
2、骨量减少
3、甲状腺结节
4、右肾囊肿
5、前列腺增生
6、双眼视网膜动脉硬化
7、双眼白内障
8、腰椎间盘突出症
9、腰椎退行性改变
10、骶管囊肿
11、心律失常: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2型糖尿病诊断依据:
既往查胰岛功能几乎丧失。
二、治疗与随访
1、治疗方案
l 既往治疗方案
甘精胰岛素 10u 晚餐前皮下注射,达格列净 10mg qd治疗,餐后血糖控制不佳,波动在13-8mmol/L。后调整降糖方案为甘精胰岛素10u 晚餐前皮下注射,达格列净 10mg qd 阿卡波糖 100mg 三餐
l 本次治疗方案:
一般治疗:
1、糖尿病教育:了解糖尿病基础知识及治疗控制要求、血尿糖监测方法、掌握饮食治疗具体措施和体育锻炼要求、服用降糖药注意事项、调整生活结构,指导运动方法。
2、根据个体要求制定糖尿病饮食方案,
3、监测血糖(空腹、三餐后、睡前)
4、查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及胰岛功能,评价眼底、肾脏、心脑血管、周围血管等并发症情况。
5、予以甘精胰岛素晚餐前皮下注射、阿卡波糖片降糖、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脂等对症处理。
6、患者Padua评分0分,属VTE低风险,对患者进行VTE宣教。
7、据病情变化交待病情
药物治疗:甘精胰岛素12u 晚餐前,阿卡波糖100mg 三餐中。后改为德谷门冬双胰岛素 14u 午餐前,门冬胰岛素 4u 早、晚餐前。
2、随访情况
l 随访建议
1.坚持学习糖尿病健康知识,规律低脂糖尿病饮食,坚持锻炼身体;监测血糖(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睡前),警惕低血糖、低血压,已告知识别、预防及处理低血糖方法,如有心悸、饥饿、大汗等低血糖症状或血糖低于3.9mmol/L,及时进食,并到门诊调整降糖药物用量;定期(每年)复诊,评价眼、肾、心脑血管及周围神经等糖尿病靶器官损害情况;应用药物降糖药物期间,注意防范低血糖及高血糖急性并发症;1周后内分泌门诊复查,评估血糖控制及降糖方案;每3月定期评估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定期(每年)评估糖尿病并发症。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2.防摔倒骨折,适当增加日晒及活动,注意复查电解质六项、尿钙、肾脏彩超、维生素D水*;3.定期心内科、眼科、泌尿外科门诊随诊,
4.出院后脊柱外科随诊,
5.出院带药:
降糖:门冬胰岛素注射液 6单位 早餐前6单位 晚餐前 皮下注射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10单位 午餐前 皮下注射 磷酸西格列汀片 0.1g 口服1次/日 调脂: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 口服 每晚一次 营养神经:甲钴胺片 0.5mg 口服3次/日 维生素B1片10mg 口服3次/日补钙:维生素D2软胶囊 0.125mg 口服1次/周,碳酸钙D3片 0.6g 口服1次/日
三、总结与思考
1、病例小结
患者血糖较高,既往仅口服药降糖,入院后予甘精胰岛素+口服药治疗,血糖控制平稳后,改为三针胰岛素方案,出院后仍保持此方案。
2、诊疗思考
出院后三针方案相较于四针方案病人依从性较高,患者更容易接受。
参考文献:
德谷门冬双胰岛素临床应用专家指导意见.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7)
最后编辑于 2024-12-13 · 浏览 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