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浙大团队 Nat Commu 新作|一作分享 Olink 蛋白组学加速脓毒症分型及精准化诊疗

发布于 2024-12-12 · 浏览 884 · IP 浙江浙江

感染性休克治疗现以液体管理为主,但由于缺乏个性化方法,当前仍面临严重挑战。浙江大学章仲恒团队近期在国际期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表最新研究结果:该研究基于 Olink Explore 蛋白组学平台发现了一组包含 6 个蛋白标志物的蛋白组学特征,用于预测患者亚组分层,在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个性化液体策略方面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img

研究设计分析流程

该项基于多组学实验设计,旨在建立一个基于转录组学的统计模型,以确定脓毒性休克患者对液体策略的不同反应亚组。研究涵盖了 494 名脓毒性休克患者,使用了多种 CRF 评估方法,其中给予转录组的 CRF 评分可预测患者对限制性液体策略的反应,且在英国生物样本库约 22,000 名个体中,该评分与降低全因死亡风险相关。研究团队进一步采用 Olink Explore 384 蛋白组学平台,发现了包含 6 种蛋白标志物的泛白组学特征用于预测获益评分,在对可能从限制性策略中获益的患者进行分类时,曲线下的面积为 0.802(95% 置信区间:0.752-0.846)。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多组学整合可以识别出对液体复苏策略有不同反应的脓毒症休克患者亚组,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 

点击链接,立即注册讲座

img

嘉宾介绍:

章仲恒 博士,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急诊医学科副主任。从事急危重症大数据精准治疗研究,构建了全国多中心的脓毒症多组学数据库,包含影像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临床组学等,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开展脓毒症精准化治疗的研究。前期紧密围绕脓毒症及其相关并发症的精准化治疗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在构建了脓毒症分型新体系的基础上,分别从液体策略、免疫调节(激素、乌司他丁)、机械通气等几个方面开展精准化治疗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临床诊疗指南,为降低脓毒症病死率做出了贡献。

付俊,联川生物高级产品经理,在本次讲座直播中会围绕「以 Olink 蛋白组学为基点的多组学数据深度挖掘」为主题进行分享。付老师负责联川生物质谱线和 Olink 蛋白质组学产品线优化更新,擅长多组学角度进行数据深入挖掘,曾担任联川生物项目经理、生信工程师、转录调控一组组长,具有长期的多组学服务和质谱产品开发经验,服务科用客户均口碑相传。协助用户已在 Nat CommNat CanBioMedAPSInsect Biochem Mol BiolMol Cell Proteomics 等杂志发表数十篇文章。


参考文献:

1.Zhongheng Zhang, et.al. Identifying septic shock subgroups to tailor fluid strategies through multi-omics integration. Nature Communications Vol 15: 9028 (2024)

脓毒症 (126)
感染性休克 (134)

最后编辑于 2024-12-12 · 浏览 884

回复收藏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