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援疆之路,情系产科——用初心守护新生

发布于 2024-12-05 · 浏览 782 · 来自 iOS · IP 河南河南
icon游走的多巴胺 已点赞

怀揣着对职业使命的执着与对边疆医疗事业的热忱,我踏上了援疆之旅,成为一名守护当地母婴健康的产科医生。这段经历,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生命交响曲,奏响了挑战、成长与感动的旋律,每一个音符都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间,成为此生难忘的珍贵记忆。

初到新疆,还未从地域风貌的震撼中缓过神来,便直面当地产科医疗的严峻现状。先进的诊疗设备稀缺,那些在原单位习以为常的高端胎心监护仪、自动化产床,在这里成了奢望;药品储备也捉襟见肘,时常遇到棘手病症却找不到最适配的特效药物。起初,这重重困难仿若巨石,沉甸甸地压在心头,让人有些不知所措。但产妇们那满是信任与期待的眼神,如同一束束强光,驱散了心头的阴霾,逼着我迅速调整状态,回归医学最本真的一面。

产科工作从无规律可言,紧急状况随时呼啸而至。援疆期间,每天奔赴手术室的脚步匆忙而坚定。有一回,碰上前置胎盘并产后出血的病人,手术室瞬间被紧张压抑的氛围笼罩。血库供血紧张,产妇生命体征急剧下滑,时间像是被无限压缩,每一秒都揪着所有人的心。我强压内心慌乱,迅速组织团队进行抢救,双手麻利地止血、缝合,行子宫动脉结扎及宫腔纱条填塞,眼睛紧盯监护仪,大脑飞速盘算后续用药方案。历经数小时惊心动魄的抢救,产妇的脸色逐渐恢复红润,婴儿的哭声清脆响起,那一刻,劫后余生的喜悦、职业的成就感如汹涌潮水,将满身疲惫一扫而空。

语言不通,是横亘在医患间的一道天然沟壑。面对众多少数民族产妇,简单的问诊都困难重重。记得接诊一位哈萨克族产妇,产检时她紧张又拘谨,因听不懂汉语,对我的询问只是摇头或点头,眼神里满是迷茫与不安。为了打破僵局,我向科室里精通双语的医生护士求助,一字一句地学简单的哈萨克语问候、产科术语,再配合手绘的孕期科普图、形象的手势比划,耐心为她讲解孕期注意事项、分娩流程。慢慢地,她的神情松弛下来,还会主动用刚学的汉语跟我搭话,那一刻,语言不再是障碍,信任与温情在无声间流淌,让我深深领悟到,医者传递的不只是医学知识,更是跨越文化差异、直抵人心的温暖。

还有一次,一位少数民族产妇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产妇很是焦虑,经过每天换药,很快切口愈合了,产妇紧紧握着我的手,眼中泪光闪烁,虽言语不通,但那份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工作之余,融入当地生活则让我看到了新疆别样的魅力。走进维吾尔族同胞家中,被香甜瓜果、热情歌舞环绕,听老人们讲述这片土地的往昔;参与社区民族团结活动,各族群众手拉手、心连心,不分你我。这份真挚淳朴的情谊,如同温暖港湾,给予我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让我愈发觉得援疆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守护亲人、回馈家人般的责任。

援疆时光转瞬即逝,这段经历重塑了我的职业生涯与人生格局。医术在磨砺中精进,灵魂于奉献里升华。往后余生,援疆的点点滴滴会化为心底最坚实的力量,鞭策我无论身处何方,都以守护生命为最高使命,让希望之光照亮每一个新生命的起点。

前置胎盘 (17)

最后编辑于 2024-12-05 · 浏览 782

1 1 9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