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17岁少女发现宫颈癌前病变,背后的原因更要重视

发布于 2024-12-01 · 浏览 1.4 万 · 来自 Android · IP 陕西陕西

病例信息

【患者信息】

【主诉】:1+月前发现阴道口有一赘生物,要求妇科检查。

【现病史及既往史】:一月前无意发现外阴肿物,无自觉不适,白带多。平素月经规律,有性生活史,伴侣人数及开始时间未问诊

【检查】:妇科检查及化验结果:HPV33型(高危) 阳性(+),HPV11型(低危) 阳性(+)。液基细胞检查报告:(宫颈细胞)未见恶性细胞和上皮内病变细胞,炎症反应。宫颈分泌物培养阴性,STDS解脲支原体阳性,人型支原体阳性。白带常规正常。

行外阴活检并阴道镜检查。病理结果回报:(A外阴赘生物)尖锐湿疣;(B宫颈5、7、12点活检)活动性宫颈炎伴局限性鳞状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病变;(CIN2级)累腺表现;免疫组化:P16局限性鳞状上皮细胞2/3层(+);ki67局限性鳞状上皮细胞2/3层(+)。

【临床诊断】: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病变

【治疗经过及结果】:入院完善检查后行LEEP刀宫颈环切治疗,术后病理结果同活检。痊愈后出院。

总结与讨论

不得不对我们门诊医生的敏锐性大加赞赏。不避讳的说,这个病例到大部分门诊医生手里,一般都不会想到做宫颈癌筛查项目甚至进一步的阴道镜检查,因为有指南可循。

2023版《中国子宫颈癌筛查指南》明确指出,25 岁女性为筛查起始年龄,25 ~ 64 岁女性,采用每 5 年一次的 HPV 核酸单独检测 / 联合筛查;或每 3 年一次细胞学检查。65 岁以上女性,如既往有充分的阴性筛查记录,可终止筛查。对不同特殊人群提出相应的筛查方案。

宫颈癌诊断遵循三阶梯诊断流程,即子宫颈癌筛查、筛查异常转诊阴道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诊断。阴道镜检查是子宫颈上皮内病变及早期子宫颈癌诊断的重要步骤,可明确病变部位并指导活检和治疗。筛查发现异常,如高危型 HPV 阳性且细胞学为无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或细胞学≥LSIL,或 HPV16 或 18 型阳性者,需转诊阴道镜检查。

但是,平素医疗行为过程中,教条的遵从指南有可能会造成不该有的漏诊误诊。病人的情况一定要个体化对待。这个病人,在如此年轻的年龄段,已经染上性病,而且性生活过早,如果再有更多的性伴侣,宫颈癌发生几率必然相应提高。

《妇产科学》第九版中提到,相较于初次性生活年龄>21岁的女性,初次性生活年龄在17~20岁的女性罹患宫颈癌的风险会上升1.5倍、<17岁的女性患癌风险则会提升至2倍。

所以有相关文献也提到,对于年轻有女性,筛查时间不一定拘泥于25岁,可以提前到开始性生活3年起开始。

一般情况下,大部分人的身体发育在18岁才会成熟,如果18岁以前就和异性发生关系,就可以认为是过早进行性生活了。

为什么初次性生活过早会导致宫颈癌发生风险上升?因为青春期女性宫颈发育尚不完全,宫颈上皮细胞对于一些致癌物、细菌以及病毒的作用很敏感,这会直接导致发生鳞状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原位癌,乃至浸润癌的风险显著增加。

总体来说,这个女孩是幸运的,及时发现病变并有效治疗,预后还是很乐观的。重要的是今后人生路,懂得自爱同时,更应注意保护自己,毕竟身体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本钱。

也希望每一个医者,注重患者利益最大化,遵循指南的同时,更应个体化考虑疾病诊治,最终在保证病人利益同时 ,实现治疗效果最大化!

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高级别,II-III级) (8)
纠错
icon皎儿皎儿 推荐

最后编辑于 2024-12-01 · 浏览 1.4 万

5 18 1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5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