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2013年以来,我国感染性腹泻病暴发多以诺如病毒暴发疫情为主,2024年10月15日西安雁塔区通报“一幼儿园多名幼儿出现呕吐、腹泻等情况”:确认48名幼儿感染诺如病毒,已排除食物中毒。
如何预防诺如病毒感染呢,一起来学习吧!

1什么是诺如病毒?
1.病毒结构:诺如病毒为无包膜单股正链RNA病毒。
2.病毒变异:速度快,每隔2-3年即可出现引起全球流行的新变异株。
3.理化特性:在0℃-60℃的温度范围内可存活,且能耐受pH2.7的环境室温下3小时。
20%乙醚4℃18小时、普通饮用水中3.75-6.25mg/L的氯离子浓度(游离氯0.5-1.0mg/L)。
使用10mg/L的高浓度氯离子(处理污水采用的氯离子浓度)可灭活诺如病毒。
酒精和免冲洗洗手液没有灭活效果;需要使用含次氯酸钠成分的手消毒剂,或者过氧化氢+高浓度醇类手消毒剂。
4.排出规律:诺如病毒主要通过患者的粪便排出,也可通过呕吐物排出。患者在潜伏期即可排出诺如病毒。
1诺如病毒怎么传播?
诺如病毒传播途径包括人传人、经食物和经水传播。
人传人可通过粪口途径(包括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或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而传播。
食源性传播是通过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进行传播。
经水传播可由桶装水、市政供水、井水等其他饮用水源被污染所致。
一起暴发中可能存在多种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人们常把它称为“冬季呕吐病”。
1诺如病毒感染后临床特征是什么?

潜伏期:诺如病毒的潜伏期相对较短,通常12-48小时。
轻症病例临床表现:诺如病毒感染发病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
诺如病毒感染病例的病程通常较短,症状持续时间平均为2-3天,但高龄人群和伴有基础性疾病患者恢复较慢。
重症病例临床表现:尽管诺如病毒感染主要表现为自限性疾病,但少数病例仍会发展成重症,甚至死亡。
重症或死亡病例通常发生于高龄老人和低龄儿童。
健康人感染诺如病毒后偶尔也会发展为重症。
1怎么预防诺如病毒?
目前,针对诺如病毒尚无特异的抗病毒药和疫苗,其预防控制主要采用非药物性预防措施,应遵循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原则,注意个人接触防护措施、保持用手卫生、饮食卫生、环境清洁消毒、避免食品污染等,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流行。
1.隔离:在患者急性期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应进行隔离。
轻症患者可居家或在疫情发生机构就地隔离;症状重者需送医疗机构按肠道传染病进行隔离治疗。
隐性感染者:建议自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后72小时内进行居家隔离。
从事食品操作岗位的病例及隐性感染者:诺如病毒排毒时间较长,尽管病例症状消失72小时后,或隐性感染者自核酸检测阳性算起72小时后的病毒排出载量明显下降,但仍可能存在传播的风险。
为慎重起见,建议对食品从业人员采取更为严格的病例管理策略,需连续2天粪便或肛拭子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阴性后方可上岗。
2.提倡喝开水,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生熟食物分开放置,不吃生的或半生不熟的食物。
3.洗手很重要!最好是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而不是使用以酒精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手部消毒剂(包括消毒纸巾、免冲洗的手消毒液等),因为酒精和免冲洗洗手液是无法杀灭诺如病毒的。
什么时候需要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更换尿布后要洗手,准备和加工食物前要洗手,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后要洗手,照顾婴幼儿要随时洗手,处理患者呕吐物或粪便后要彻底洗手。
4.环境消毒:化学消毒剂是阻断诺如病毒通过被污染的环境或物品表面进行传播的主要方法之一,最常用的是含氯消毒剂,按产品说明书现用现配。
发生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或暴发疫情时,应做好消毒工作,重点对患者呕吐物、排泄物等污染物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生活用品、食品加工工具、生活饮用水等进行消毒。
患者尽量使用专用厕所或者专用便器。
患者呕吐物含有大量病毒,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传播,当患者在人群密集场所发生呕吐,应立即向相对清洁的方向疏散人员,并对呕吐物进行消毒处理。
实施消毒和清洁前,需先疏散无关人员。
在消毒和清洁过程应尽量避免产生气溶胶或扬尘。
环境清洁消毒人员应按标准预防措施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注意手卫生,同时根据化学消毒剂的性质做好化学品的有关防护。
1消 毒 方 法
1.患者呕吐物、粪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纱布、抹布等)沾取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完全覆盖污染物,小心清除干净。
清除过程中避免接触污染物,清理的污染物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或用含有效氯5000mg/L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0min后处理。
厕所马桶或容器内的污染物,可小心倒入足量的5000mg/L~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作用30min以上,排入有消毒装置的污水处理系统。
清洁中使用的拖把、抹布等工具,盛放污染物的容器都必须用含有效氯5000mg/L消毒剂溶液浸泡消毒30min后彻底冲洗,才可再次使用。
2.地面、墙壁及物体表面消毒:用于消毒地面、墙壁及物体表面的消毒液,应含有效氯1000mg/L。
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清除污染物再消毒。
无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家具和生活设施用消毒液进行浸泡、喷洒或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墙壁可直接用消毒剂按100mL/㎡~300mL/㎡用量擦拭或喷洒消毒。
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洒一次,喷药量为100mL/㎡ ~300mL/㎡,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洒一次。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
3.衣物、被褥等织物消毒:收拾被污染的衣物、被褥等织物时应避免产生气溶胶。
先将固体污秽物移除后浸在有效氯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内30分钟,然后清洗。也可用煮沸消毒30分钟。
若不能即时消毒,应把它们放置在密封的袋内,并尽快处理。
4.食品用具消毒:餐(饮)具和食品加工工具清除食物残渣后,煮沸消毒30分钟,也可用有效氯为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或擦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5.室内空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也可采用循环风式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无人的空间也可用紫外线对空气消毒,不可采用喷洒消毒剂的方法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最后编辑于 2024-11-30 · 浏览 5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