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腹痛踏入鬼门关:一例重症感染休克患者的血气分析

发布于 2024-11-26 · 浏览 1214 · IP 上海上海

一、病史简介

一般资料:马某,男性,68岁,初诊于消化外科

主诉:“全腹部疼痛13h”于2024-04-27入院。

现病史:患者入院前13h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腹部疼痛,呈持续性胀痛,恶心、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20年,血压最高150/90mmhg,口服替米沙坦控制血压。

二、诊治经过

▽ 入院查体

T:36.5℃,P:105次/分,R:30次/分,BP:106/62mmhg。

患者躁动状态,氧饱和度86%,四肢花斑,湿冷,休克表现,腹部触韧,全腹压痛,可触及反跳痛,肝脏脾脏肋下未及,肠鸣音未闻及,尿少。

PH:7.28,PaCO2:22mmHg,BE:-16.8mmol/L,PO2:80mmHg,LAC:5.9,WBC:2.13×109/L,N:56.30%,HB:136.00g/L,PLT:164.00×109/L。

辅助检查:CT提示,腹腔积液、积气,考虑穿孔。

▽ 入院诊断

消化道穿孔、脓毒性休克、代谢性酸中毒、乳酸酸中毒。

▽ 诊治经过

患者处于感染性休克状态,同时存在消化道穿孔,无手术禁忌,给予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积脓,积液约3500ml,见乙状结肠直径为2cm破裂孔,给予行脓肿清除+乙状结肠造瘘术。术中因感染重,需大剂量多种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术中入量4500ml、尿量500ml、出血200ml,术后转入重症医学科治疗。

▽ 入重症医学科给予初始评估

循环方面:T:39℃,窦性心率,心室率160次/分,CVP:7mmHg,BP:99/56mmHg,NE:5ug/kg.min

心脏超声:EF:56%

呼吸方面:有创呼吸机:PC:12,R:15次/分,PEEP:8,FIO2:100%;SPO2:89%

血气分析:PH:7.27,PO2:61.2mmHg,PaCO2:38.6mmHg,Lac:10.3,Na:153,K:3.2,BE:-9,氧合指数61.2

感染指标:PCT>100ng/mL,IL6>5000.00pg/mL,WBC:1.42×10^9L,N%:64.8,HGB:132g/L,PLT:146×10^9L

脏器评估:AST:126U/L,ALT:93.4U/L,TBIL:10.5umol/L,DBIL:6.7umol/L,CREA:175umol/L,UREA:12.8mmol/L

入室评分:SOFA 16分,APACHEII 38分

花斑评分:4分,死亡率88%

▽ 术后第一天诊疗:Bundle 1h

1、积极血流动力学调整

2、取相关细菌培养

3、美罗培南+替加环素+氟康唑抗感染治疗

4、NE:5ug/kg/min,间羟胺:7ug/kg/min,垂体:0.03U/min,维持循环

5、丙泊酚+瑞芬太尼镇痛镇静、器官保护、降低氧耗

6、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控制血糖、预防应激等

7、氢化可的松 50mg q6h、维生素C静脉输液治疗

img

一对血气分析如下:

img

患者处于SOSD抢救期根据氧供公式DO2=(1.34×Hb×CO)+(PaO2×0.003),积极液体复苏,呼吸机支持治疗,监测HGB、HCT变化,镇痛镇静降低组织氧耗,器官保护治疗,同时维持离子及内环境稳定,监测乳酸及组织灌注情况。

经积极血流动力学调整后:

循环方面:CVP:12mmHg,心室率156次/分,BP:101/56mmHg。仍需较大量的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NE:5ug/kg.min,间羟胺:7ug/kg/min,垂体:0.03U/min)。

呼吸方面:PaO2/FIO2:71.8,PaCO2:36.1mmHg

持续高热,体温最高38.6℃

感染指标:WBC:1.62×10^9L,PCT>100ng/mL,IL6>5000.00pg/m

评估彩超:EF:59%,左室舒张期内径:49,下腔静脉变异度16%,直径>2.0cm,直腿抬高试验均提示无容量空间及容量反应性。

血气分析提示:

img

患者持续代谢性酸中毒、无尿、无容量反应性,循环仍难以维持,基于脓毒症相关损伤机制,给予行CRRT+血液灌流清除炎性介质、维护酸碱平衡,加强容量管理等治疗。

img

再次复查血气:

呼吸方面:血气分析,呼吸指数PA-aDO2/PO2=8.64,氧和指数PO2/FiO2=65.7,肺部超声提示B3线。

1、滴定PEEP12cmH2O

2、加强容量管理,循环稳定情况下液体负平衡治疗

3、SPO2维持在90-95%

img

▽ 术后第二天

呼吸:PaO2/FIO2:75.7,PaCO2:34mmHg,PO2(A-a):571

循环方面循环趋于稳定,心率降至138次/分,体温38.0℃、CVP:12mmHg,BP:105/70mmHg

血管活性药物可减量NE:2.5ug/kg.min,间羟胺7ug/kg/min,垂体0.03U/min

内环境:一对血气:PH:7.412,BE:1,AG:17.6,Lac:9.1,ScvO2:67.2,gap:12.1

感染指标:WBC:3.16×10^9L,PCT>100ng/mL,IL6>3278.00pg/mL

脏器指标:AST:187,ALT:111,TBIL:13.8,DBIL:7.5,IBIL:6.3,TP:36.9,UREA:9.1,CREA:158

凝血:PT:36.90,PT-INR:3.18,APTT:41.50,FIB:4.5

治疗上维持组织灌注压MAP>65补充胶体治疗、同时除水、减轻组织水肿,改善组织灌注、改善静脉回流压力及右心前负荷。同时复查血常规提示HGB:8g/L,给与输血治疗改善氧供。

▽ 术后第三天

呼吸方面:氧合指数上升至PaO2/FIO2:94.6,PaCO2:35.5mmHg,PO2(A-a):417.7

循环方面:116次/分,体温37.0℃、CVP:14mmHg,BP:115/79mmHg

血管活性药物NE:0.8ug/kg.min,间羟胺5ug/kg/min,垂体0.03U/min

内环境:一对血气:PH:7.405,BE:1,AG:13.3,Lac:6.4,ScvO2:70.4,gap:12.1

感染指标:WBC:3.16×10^9L,PCT>100ng/mL,IL6>1766.00pg/mL

脏器指标: AST:187,ALT:111,TBIL:13.8,DBIL:7.5,IBIL:6.3,TP:36.9,UREA:8.6,CREA:131

凝血指标:PT:36.90,PT-INR:3.18,APTT:41.50,FIB:4.51

ScvO2已达标,但gap12升高,Pv-aCO2升高提示组织缺氧后,CO不足、毛细血管再灌注以及微循环的血流量不充分,从而不足以将产生的CO2清除带走。

Pv-aCO2反映组织微循环灌注状态的良好指标。根据公式△PaCO2=Pv-aCO2=k×VCO2/CO,根据患者目前的状态及查体,考虑患者组织水肿灌注阻力增加,静脉回流阻力增加,P(cv-a)CO2增高,治疗上继续优化血流动力学。

▽ 术后第四天

一对血气:PH:7.405,PO2:92,PaCO2:38.8,PaO2/FIO2:131.4,BE:1,AG:8.5,Lac:2.5,ScvO2:70,gap:9,Na:141,K:4.3

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循环稳定,过度到稳定及降阶梯期,给与优化液体容量状态,积极减轻水肿,减少血管活性药物应用。

▽ 术后第十天

患者神清,氧合指数>300,血管活性药物减停,肠内营养吸收好。

感染指标:WBC:7.94x10^9L,N%:84.5,PCT:1.1ng/mL,IL6:53.1pg/mL

脏器指标满意,血气分析满意,尿量100-200ml/h。

给与拔除气管插管,同时在重症维护几日后转回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三、病例小结

血气分析检测是重症患者的治疗重要组成部分。

血气分析可以指导血流动力学复苏,同时可以评估患者呼吸功能、酸碱平衡及代谢状态,可实时反映患者的真实状况,辅助临床病情监控及治疗方案调整。

对于重症感染病人来说,恢复或维持机体的最佳氧供,以适应其氧耗的需要,充足的心输出量或血流量,是增加氧输送的必要条件。

血气分析是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常规酸碱、电解质外,还可以通过血气分析里的一些指标,如乳酸、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和不同部位的血气分析如ScvO2、静-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CO2 Gap等,评估特殊情况下组织氧代谢及病情变化。

—————————————————————————————————————

病例作者:

赤峰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朱国辉

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65)
感染性休克 (134)
代谢性酸中毒 (47)
纠错

最后编辑于 2024-12-05 · 浏览 1214

回复7 2
同行评议 0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收录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成功收录
病例完整性NaN
临床实用性NaN
诊疗科学性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