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感染导致的肺结节,还有消失的可能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了解过新冠感染同肺结节之间的关系?近期,我听说了好几个相关的病例,患者在感染新冠之前没有发现结节,新冠感染之后,就发现结节了。今天,我就想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一)新冠感染导致肺结节常见吗?
从我查询的文献资料来看,新冠感染导致肺部结节的情况并不罕见,而且在疫情期间,由于CT检查的普及,肺结节的检出率有所增加。不过,研究显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过网络公益图文问诊的肺结节患者中,大多数肺结节为良性。另外,有观点认为,新冠感染导致结节必须有两个先决条件。第一,新冠确实感染到肺了,可我们大多数人感染新冠都是上呼吸道症状,基本上没有影响到肺。第二,感染到肺后需要形成结节状的病灶,可从观察的情况来看,大多数新冠肺炎患者,基本上都是以间质性肺炎的形式存在的。此外,新冠感染人体会导致免疫力低下,此时肺部被其他细菌感染导致结节的可能性也是有的,但这一点很难证实,因为多数人并没有在感染新冠之后的很短时间内做CT检查,而那些感染新冠后短时间内做CT的人形成新的结节的少之又少。总之,这一观点认为,新冠感染导致肺部结节是客观存在的,但并不常见。(相反的观点罗列出来,供大家参考)
(二)新冠感染导致肺结节的可能原因?
研究显示,新冠感染后,可能通过如下途径导致肺结节:
病毒直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通过与肺部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结合,直接侵入肺部细胞,引起细胞损伤和炎症反应。这种直接的病毒感染可能导致肺部组织的损伤和修复过程中形成肺结节。
免疫系统异常激活:新冠病毒感染后,人体的免疫系统可能会过度反应,产生大量的炎症因子,这种“细胞因子风暴”不仅攻击病毒,也可能攻击正常的肺组织,导致肺部炎症和纤维化,进而形成肺结节。
血栓形成:新冠病毒感染还可能引起血栓形成,尤其是在重症患者中。血栓可以阻塞肺部的小血管,影响氧气的交换,同时血栓的形成和清除过程中可能伴随有组织的损伤和修复,这也可能是肺结节形成的一个原因。
慢性炎症和修复过程: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反应可能导致肺部组织的持续损伤和修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形成新的组织结构,包括肺结节。这种修复过程中形成的结节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
合并其他感染:在某些情况下,新冠病毒感染可能与其他类型的感染(如细菌或真菌感染)同时存在,这些合并感染可能进一步加剧肺部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从而促进肺结节的形成。
(三)新冠感染导致的肺结节,还有消失的可能吗?
研究显示,新冠感染后导致的肺结节确实有可能消失。例如,一些炎症性的良性结节在经过抗炎治疗后可能会被吸收,有些结节即使不采取任何措施也会逐渐消失。此外,有研究指出,在新冠肺炎患者中,部分新出现的肺结节在治疗过程中会直接吸收。另有一项研究显示,在COVID-19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单发肺部结节,但在6个月内消失。新冠感染后肺结节消失的机制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释,主要涉及免疫病理学、炎症反应和组织修复等方面。从免疫病理学的角度来看,COVID-19感染后,患者的免疫系统会经历显著的变化。SARS-CoV-2病毒能够引起T细胞和B细胞功能障碍,导致炎症细胞浸润和组织纤维化。这些变化在肺结节病(Sarcoidosis)中也有类似的特征,表明两者在免疫病理学上存在交叉点。因此,随着COVID-19感染的控制和免疫系统的恢复,炎症反应逐渐减轻,纤维化组织被吸收,从而导致肺结节的消失。影像学研究显示,COVID-19患者出院后肺部病变的动态恢复过程表现为阴影逐渐消失、GGO区域出现纤维条纹随后逐渐吸收消失以及纤维条纹密度降低等模式。这些影像学表现表明,肺部炎症逐渐消退,肺泡重新膨胀,疾病得到缓解或恢复。特别是“染色”标志的出现,可能意味着炎症的逐渐消退和肺泡的重新膨胀。此外,研究还指出,出院两周可能是早期影像学评估的最佳时间点,而老年患者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达到完全的影像学恢复。这表明肺结节的消失是一个逐步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观察和评估。
从上面的表述中,我们可以知道,有的新冠感染导致的肺结节,在治疗过程中,就被吸收了,有的新冠导致的肺结节则在6个月内消失。更多研究显示,新冠肺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大多数会出现新的肺结节,这些新结节通常表现为多发性磨玻璃影(GGO),并且大多数情况下会直接吸收,但也有部分患者在吸收前进展。此外,一些肺结节可能因为其病理性质而难以消失,例如陈旧性病变结节(如高密度钙化结节)。
参考文献
肺结节的成因与体检指南. 市场星报电子版等.
CT特征和冠状病毒疾病2型患者新发肺部病变的治疗效果
最后编辑于 2024-11-24 · 浏览 2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