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颅底进修日志39:腮腺腺淋巴瘤(Warthin瘤)
病例信息
【患者信息】:男,46岁
【主诉】:右侧颌下包块2年加重5月
【现病史及既往史】: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侧下颌下方有一肿物。近5月来,肿物较前略增大,现约核桃大小。病理(常规)检查提示:(右颈部II区)考虑为Warthin瘤,建议病变组织完整切除送检明确。行病理(常规)检查提示:(右颈部II区)考虑为Warthin瘤。
查体:右侧下颌下方有一核桃大小肿物,至中等,活动度可,无压痛。颈软,无抵抗,颈动脉搏动正常,颈静脉正常,气管居中,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甲状腺正常,无压痛、振颤、血管杂音。
【检查】
(2022-07-02 11:15,本院)行超声(小器官)检查提示:右颈部多发低回声结节,异常淋巴结,请结合穿刺病理结果。



鉴别诊断:
1、颌下腺区慢性淋巴结炎:皆有感染来源,如面部、口腔或咽部的炎症史。肿块多是一个以上,有时大时小的可能;也可能有急性发作的病史,对常用抗感染药物都有一定的效果。
2、结核性淋巴结炎:有结核病史,增长缓慢;可表现为时大时小,
应用抗结核药物明显缩小。结核菌素试验可能为阳性。肿块常不是孤立的一个。面颈部其他区域的淋巴结也可能有肿大。
3、纤维瘤:来源于纤维结提提缔组织,以纤维组织为主伴有少量结缔组织、细胞及血管。如肿瘤主要为结缔组织、纤维母细胞及胶原纤维所组成,且血管丰富时,实际上为低度恶性的纤维肉瘤。发生在面部皮下的纤维瘤为无痛性肿块,质地较硬,大小不等,表面光滑,边缘清楚,可移动。易复发,可能恶变。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
4、多形性腺瘤:发生部位以腮腺最多,其次为腭部小涎腺、颌下腺及颊腺。为无痛性肿块,生长缓慢,常无自觉症状,病史较长。肿瘤呈球状、分叶状或不规则形,周界清楚,质地中等,一般可活动,但位于颌后区及硬腭者,因位于骨性间隙或因表面组织致密,肿瘤不活动。
5、颌下腺囊肿:颌下腺囊肿很少见,发生于颌下腺小导管阻塞。在颌部出现囊性包块,与突向颌下的舌下腺囊肿极相似。临床上出现在颌下部的潴留性囊肿,应仔细与突向颌下的舌下腺囊肿相鉴别。
【临床诊断】:腮腺腺淋巴瘤(Warthin瘤)
【治疗经过及结果】:右侧腮腺浅叶及淋巴结切除术+面神经解剖术
最后编辑于 2024-11-21 · 浏览 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