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大赛#如何进入食管入口教学

对于初学者来讲,食管入口的进境是一道难关,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口咽部到食管入口的内镜操作要点
在内镜从口咽部到食管入口操作时,有一些关键要领。口腔内进镜可依鄂中线指引,轻轻向上(up)进镜。当通过会厌后,以左侧梨状窝为进镜方向,此时需轻轻向下(down)并推进内镜,抵住楔结节,接着右旋、再次向下(down)并进镜,就能进入食管。
操作内镜时,要依据局部解剖结构确定进镜方向。胃镜在口腔时,按鄂中线方向进镜。通过口腔能看到会厌,会厌前方就是进镜方向,所以这时向上(up)进镜。通过会厌后,以左侧楔结节为进镜目标,因为两侧楔结节后方是食管入口。胃镜通过舌根后可看到会厌软骨,偶尔能看到声带,食管入口常处于关闭状态(食管开口在杓状会厌襞中两个小角软骨之间的后方),患者取左侧卧位时,内镜先端部多从下咽部左侧进入,要以左侧梨状隐窝为目标推进内镜。从左侧楔状结节的背侧间隙开始向中央(顺时针方向)边旋转边轻轻插入,就容易进入食管入口。插入过程中手下会有轻微阻力,通过食管入口能看到直行的毛细血管,其走向就是进镜方向,内镜先端部通过食管入口时操作者会有“落空感”。
要注意,以左侧梨状隐窝为进镜方向,但不是真进入梨状窝,内镜稍向杓状会厌襞的左侧缘倾斜(指向杓状会厌襞中的小角软骨与楔状软骨之间的楔结节),内镜先端部最终抵住左侧楔结节,然后稍稍右旋(顺时针)并推进内镜就能顺利进入食管。若内镜真进入梨状窝会没视野,且有风险,梨状窝和食管下段穿孔(侧视镜操作时较多见)占全部穿孔的 50%。内镜通过咽部不可过度用力,直接向前推进危险且不易成功,推进内镜时要轻轻向右旋转(左手操作手柄顺时针旋转),右旋前可轻轻向下(down)。有的操作者习惯通过咽部时抬高左手,这和右旋效果一样,都能使内镜先端部轻微右旋。
总结起来,左手大旋钮先慢慢向上(up),看到梨状窝后(多为左侧),左手大旋钮轻轻向下(down),镜身前端抵住左侧楔结节,持镜右手略微右旋(右侧进镜时稍左旋),同时右手轻推镜身插入部。也有操作者不是右旋而是左手抬高,效果相同,左手抬高最终也使镜身轻微右旋。若患者舌头或咽部在进镜时有动作,镜身尖端部指向右侧梨状窝或楔结节,抵住右侧楔结节,左旋进镜也可顺利进入食管入口。
由此推论,对于因病变引起狭窄的食管,也可用此方法。将镜身先端部指向管腔,推进遇阻力时,边旋转镜身边向前推进内镜,往往能顺利通过狭窄部且较安全。因为简单向前推进受力点仅一个,旋转推进可分散力量,且旋转推进力量比简单推进大,就像拧螺丝一样,还能让镜身先端部自行寻找最易扩张的进镜方向。
问题:为什么镜子前端抵住食管入口时,要先大钮down下再右旋了?
食管入口处的解剖结构相对复杂,先将大钮“down”可以使胃镜前端适当弯曲,更好地贴合食管入口的角度,避免对食管造成损伤。之后右旋操作是因为食管在进入人体后有一定的生理性弯曲,这样的旋转动作能够帮助胃镜顺着食管的走向插入,减少阻力,从而安全、有效地完成胃镜进入食管的过程。
最后编辑于 2024-11-20 · 浏览 4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