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仅作经验分享交流,不作为疾病诊疗依据或推荐
case_tag

仅 8 个月的婴儿确诊罕见病数月无解,更换方案后 1 天即好转?关键转折点解析

收录时间: 2024-12-09
证书编号:DXYCCD2024112419
case logo
case_title
此病例收录入病例库「儿科」科室,此科室已收录病例 2838
丁香园临床病例数据库
证书编号:DXYCCD2024112419
丁香病例
    您的案例《仅 8 个月的婴儿确诊罕见病数月无解,更换方案后 1 天即好转?关键转折点解析》 经同行评议,被丁香园临床病例数据库收录。
收录时间 2024年12月9日
长按识别二维码
查看病例
发布于 2024-11-19 · 浏览 1449 · IP 浙江浙江

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aHUS)是一种罕见和危重性疾病,由补体旁路调节蛋白异常所致,多数患儿病情呈进行性、破坏性进展。aHUS 急性期病死率高达 20%~25%,且病情容易反复,大约 50% 的患儿病程迁延进展为终末期肾病[1]

近年来随着补体抑制剂的面世,aHUS 患者的预后有了较大改善。但我国 aHUS 诊疗目前还存在诸多挑战,比如不同地区诊治水平差异较大,部分医生对 aHUS 认识不足易延误诊疗等,但一旦延误治疗后果严重[1]。因此,对于 aHUS,早期识别、诊断,并尽早治疗以延缓疾病进展需要重点关注。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徐金梅医生分享了一例 8 月龄 aHUS 患儿的诊疗经验分享,该患儿因「发热 4 天余,发现血常规两系减少半天」就诊,治疗后血常规未再出现两系减少、病情好转,一起来看看这个病例中有哪些治疗经验值得学习。

一、病例回顾:8 月龄患儿血常规两系减少、肾功能异常,明确 aHUS 诊断后优化治疗方案,病情好转

l 患者基本信息

8 月龄女婴,主因「发热4天余,发现血常规两系减少半天」就诊入院。

l 现病史

患儿于四天前出现无明显诱因发热,病初多为低热,发热第三天查血常规+超敏 C 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 12.91×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 43.3%、淋巴细胞百分比 48.0%、血红蛋白 86.0 g/L、血小板 112×109/L、C反应蛋白 14.21 mg/L。

予以头孢丙烯及健儿清解液、布洛芬混悬液口服治疗。第五天发热加重,时有哭闹不安,本院急诊复查血常规+超敏 C 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 12.94×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 37.4%、淋巴细胞百分比 54.6%、血红蛋白 63.0 g/L、血小板 56×109/L、C 反应蛋白 7.63 mg/L。

l 既往史

早产,34 周出生,G1P1,双胎小双,出生体重 1.9kg。无家族史。

l 体格检查

体温:39.5 ℃,心率:145 次/分,呼吸:40次/分,血压:101/60 mmHg,神志:意识清、精神萎靡,外观:皮肤粘膜苍白,听诊:心肺未及异常。

l 辅助检查

表 1 患儿辅助检查结果

img

l 诊断

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

l 诊断经验小结:

aHUS 是排除性诊断。根据患儿病史及辅助检查,初步考虑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猜测可能是儿童遗传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hTTP)、免疫性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及溶血尿毒综合征(HUS)。

后因 ADAMTS13 酶活性低于正常值10%,不支持 hTTP 及 iTP,又因 CFH 抗体阳性,考虑 aHUS。该患儿也符合 aHUS 三联征特点:溶血性贫血(严重贫血、外周血形态见红细胞碎片、乳酸脱氢酶 4470 U/L)、血小板减少、急性肾功能损伤(肾功能异常、尿常规:蛋白质 3+、隐血 3+),故确诊 aHUS。

l 治疗方案及转归

√ 药物治疗:

依库珠单抗药物治疗方案:2024-05-31 启动治疗,9.8 kg、300 mg静滴,前 2 周每周一次,后续每 3 周一次

其他药物: 泼尼松、吗替麦考酚酯、阿法骨化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 非药物治疗:

血浆置换:无

其他非药物治疗方案:无

后患儿未再出现贫血、血小板减少等情况,血常规未及异常、肾功能监测已正常,目前已经用依库珠单抗 4 个月,尿蛋白进一步减少,已经从3+→+ 

img

图 1 患儿治疗 6 天后的血象变化

 二、病例思考:对于年龄较小的 aHUS 患儿,血浆置换治疗难度增加且患儿病情易反复,建议启用补体抑制剂治疗以改善预后

在补体抑制剂应用以前,血浆治疗是一线选择,但血浆疗法对补体基因异常患儿效果不佳。本文患儿年龄较小,在初期选择了血浆输注治疗,治疗 2 天后病情即反复,需要反复多次输血浆。考虑患儿补体 H 因子抗体阳性,考虑有免疫反应,加泼尼松口服,但口服泼尼松 10 个月后,在激素减量过程中病情再次复发,再次出现重度贫血及血小板减少,予以浓红、血浆治疗一次后,予以依库珠单抗治疗,后未再出现需要输血浆、浓红等血液制品情况。

2.1 补体抑制剂是儿童 aHUS 的一线治疗药物

目前补体抑制剂已成为 aHUS 的一线治疗药物[1]。当临床确立 aHUS 的诊断后,应尽快启动补体抑制剂的治疗。

《中国儿童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诊治专家共识(2023版)》[1]指出:依库珠单抗是一种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可抑制 C5裂解为 C5a 和 C5b 并防止末端补体复合物 C5b-9的形成,保留了上游补体因子(如C5a 和 C5b)的功能。依库珠单抗治疗 aHUS 患者的前瞻性、观察性和多中心研究证实了依库珠单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

aHUS 确诊后,患儿应在发病或入院后 24~48 h 内接受依库珠单抗治疗,若延误治疗可能会增加终末期肾病的风险。

l 儿童给药方案参考如下:

表 2 aHUS患儿依库珠单抗给药方案[1]

img


l 用药后监测指标如下:

监测不良反应:

接受依库珠单抗治疗的患儿可能会发生危及生命的脑膜炎球菌感染,需在接受第 1 剂依库珠单抗治疗之前至少 2 周,对患儿进行脑膜炎球菌的疫苗接种。此外,应接种肺炎球菌多价疫苗避免严重的肺炎链球菌感染;用药初期可出现头痛、输液反应、胃肠道症状、肝酶升高及胆汁淤积等,对症处理即可。

监测补体活性

依库珠单抗谷浓度在 50~100 μg/mL 会显著降低 CH50 的活性,且它在给药 1 h 内就可达到补体阻断,大多数患者都能达到完全补体阻断。完全抑制者的 CH50 应小于正常值的 10%。

常规监测

包括尿常规、血生化、血常规等。

复发监测

aHUS 在复发时的临床表现多样,不一定具备全部三联征,部分患儿表现为新发血尿和蛋白尿,或血尿蛋白尿加重。针对复发病例,迅速重新使用依库珠单抗治疗可缓解 aHUS。

三、小结

临床上对于 aHUS 患儿的治疗,需要重点关注血液系统、泌尿系统的指标,一经确诊应在24~48 h内应用补体抑制剂治疗[1]

针对本例患儿,仅 8 月龄便应用依库珠单抗的既往案例几乎没有,因此关于婴幼儿使用该药的相关问题仍需进一步探讨。

 

【病例作者】

img

徐金梅

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儿科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医学会罕见病学分会青年委员

江苏省预防医学会变态反应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诊治儿童危急重症、过敏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治

 

参考文献:

[1] 中国罕见病联盟儿童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专业委员会,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儿童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诊治专家共识(2023版).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3,38(06):401-412. DOI:10.3760/cma.j.cn101070-20230328-00257

[2] Campistol JM, Arias M, Ariceta G, et al. An update for atypical haemolytic uraemic syndrom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 consensus document. Nefrologia. 2013;33(1):27-45. doi:10.3265/Nefrologia.pre2012.Nov.11781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 (5)
纠错

最后编辑于 2024-11-19 · 浏览 1449

同行评议 0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收录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成功收录
病例完整性NaN
临床实用性NaN
诊疗科学性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