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高度重视的膝关节周围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
病例信息
【患者信息】:患者男,62岁
【主诉】右膝部肿痛活动障碍伴足背动脉搏动消失1天
【现病史及既往史】:患者自诉于1天前在家干活时不慎被重物砸伤右膝部,当即感伤处疼痛,活动障碍,由家人送至当地医院就诊,摄片检查提示胫骨近端骨折,收住入院治疗,入院后行跟骨牵引,消肿止痛对症治疗,第二天清晨发现足背动脉未扪及,足部冰凉。感麻木,远端肢体血供查,急诊做CTA检查显示右侧腘动脉及近端未显影,当即急诊转来我院。
【检查】:




术前指脉氧测试。无正常波形无法测及氧合!






入院后再次行彩超:


【临床诊断】:右侧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腓总神经损伤待排
【治疗经过及结果】:入院后积极术前准备后即进入手术室进行手术,取俯卧位(术前请确认膝关节是否稳定,有无脱位,可以先将关节复位,临时克氏针交叉固定,避免术中血管二次损伤,术中将腘动脉显露后发现血管破裂并长段的栓塞,取出长段的血栓后,血管长度短缩,移植对侧大隐静脉,重新吻合动脉,小腿及大腿后方切开减压远端肢体的切开减压是十分必要的,防止后期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降低肌肉缺血坏死的风险。避免术后肌肉继发性坏死及筋膜室综合征等一系列并发症,初次待血管稳定患肢消肿后,局部切口直接缝合或植皮修复,达到满意的预后的目的。

术前

术前

术前


术中探查情况

术中探查腘动脉破裂栓塞


对侧肢体切取移植静脉备用








术后指脉氧测试,氧合恢复正常!

总结与讨论
1.对于急性腘动脉损伤,积极手术干预可能会比保守治疗获得更好的结果,而干预措施不仅仅是显微外科的取栓再通,也可以是血管移植修复,总之,等待可能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2.腘动脉损伤科普知识介绍:
腘动脉,位置较深,邻贴股骨腘面及膝关节囊后部。沿半腱肌外缘向外斜行,至股骨髁间窝水平居膝后中部,而后垂直向下达腘肌下缘,分为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其供应支配了小腿远端和足部的血供。腘动脉损伤的原因:腘动脉多由暴力所致膝关节脱位、骨折、腘窝部钝器伤,损伤后肢体截肢率显著增高,因此在处理上必须力争重建血运。临床上常见的股骨髁上骨折时由于腘后部腓肠肌收缩造成骨折远侧端向后位移以致引起腘动脉损伤。此外,外伤性膝关节脱位、髁部粉碎性骨折及对腘窝部的钝器伤亦是临床上常见的另一组原因。腘动脉的损伤需要早发现,早处理。不能麻痹大意,也切不可因为侥幸心理,等待,肢体远端缺血超多6小时,就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3.临床中经常会有外伤导致的腘动脉损伤,单纯的腘动脉损伤较为少见,往往是膝关节严重的脱位或膝关节周围闭合性骨折移位导致的腘动脉损伤,处理起来较为棘手,处理不及时,后期效果也不甚理想,截肢风险很高。急性腘动脉的损伤的处理尚无明确的手术时机,因为腘动脉损伤后大多数肢体并不会出现完全性缺血,因为周围侧支循环的作用,常常导致远端肢体仍会有血供存在,但供应的血供不足以维持肢体的正常需求,仅仅能维持其最低的生存需求,简而言之就是能够让远端肢体“饿不死、吃不饱”。往往保守观察会导致后期更多问题的出现。
4.往往早期腘动脉损伤,足趾血运还是有的,毛细血管反应还是可以正常看到,皮温较对侧稍低,早期往往很难发现并明确诊断,因此根据本人近两年处理了十几余例相关病例的临床经验,膝关节周围损伤,不论骨折,脱位,挤压伤等等,在没办法完成CTA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可以尝试使用指脉氧测试,经过多个病例术前术后对比,可以很好的辅助诊断!因此膝关节周围损伤合并血管损伤的,建议仍然是争分夺秒的手术处理。争取一个良好的预后!
5.急性腘动脉损伤的手术相对较为简单,需要急诊将栓塞的血管剪断后取栓重新缝合,或者血管移植重新桥接修复。但也要警惕后期的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这是比较严重的并发症,肌肉越发达、缺血时间越长的病人越严重,虽然肢体恢复血供,但肌肉长时间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出现的持续性的坏死往往是大肢体血管损伤后所面对的难题,持续的肌肉坏死往往需要多次手术反复清创,后期导致的继发性血管感染破溃及肌肉广泛坏死容易造成肢体截肢。
6.对于膝关节周围骨折脱位容易并发腘动脉的损伤,大家如何鉴别是否存在腘动脉的损伤?确诊后如何治疗呢?请各位老师指教!!!


最后编辑于 2024-11-18 · 浏览 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