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首次病程记录模板

https://3g.dxy.cn/bbs/special?specialId=10427&sf=1&sr=1
可以关注内科病例首次病程记录模板专栏
主 诉:反复面部红斑、关节疼痛伴发热[时长]。
现病史:患者[时长]前开始出现面部红斑,主要集中在双侧脸颊及鼻梁,呈蝶形分布,颜色鲜红,日晒后加重。伴有关节疼痛,累及双侧手腕、手指、膝关节及踝关节,疼痛为游走性,伴有肿胀,活动受限。同时伴有不规则发热,体温最高达[具体温度]℃,伴有乏力、疲劳。曾在外院就诊,查抗核抗体(ANA)阳性,抗双链 DNA 抗体(抗 dsDNA 抗体)阳性,补体 C3、C4 降低,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予以泼尼松[具体剂量]口服及羟氯喹[具体剂量]治疗,症状有所缓解。近[具体时长],患者自觉上述症状加重,关节疼痛明显,影响日常生活,为进一步诊治收入我院。发病以来,患者精神状态一般,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约[具体重量],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个人史:出生并居住于本地,无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无工业毒物、放射性物质接触史。
家族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体格检查
T:[具体体温]℃ P:[具体脉搏]次/分 R:[具体呼吸]次/分 BP:[具体血压]mmHg
神志清楚,精神稍差,营养中等。面部可见对称性红斑,边界较清晰,压之褪色。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明显肿大。头颅五官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口唇无发绀,咽部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甲状腺未触及肿大。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具体肋间]锁骨中线内[具体距离]cm 处,无震颤,心率[具体次数]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双侧手腕、手指、膝关节及踝关节肿胀、压痛,活动受限,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辅助检查
[外院相关检查结果]:
1. 血常规:白细胞[具体数值]×10⁹/L,血红蛋白[具体数值]g/L,血小板[具体数值]×10⁹/L。
2. 尿常规:尿蛋白(+),潜血(+)。
3. 自身抗体:ANA 阳性(滴度[具体滴度]),抗 dsDNA 抗体阳性,抗 Sm 抗体阳性。
4. 生化检查:肝功能、肾功能正常,白蛋白[具体数值]g/L。
初步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
诊断依据:
1. 患者青年女性,出现面部红斑、关节疼痛、发热等症状。
2. 面部对称性红斑,多关节受累。
3. 外院检查 ANA 阳性,抗 dsDNA 抗体阳性,补体降低。
4. 尿蛋白阳性,提示肾脏受累。
鉴别诊断:
1. 类风湿关节炎:多为小关节对称性、持续性疼痛、畸形,类风湿因子阳性。
2. 皮肌炎:有特征性皮疹,如眶周红斑、Gottron 征,肌酶升高。
3.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同时具有多种结缔组织病的表现,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等的特点。
诊疗计划:
1. 完善相关检查,如抗磷脂抗体、免疫球蛋白、24 小时尿蛋白定量、胸部 CT 等,进一步评估病情。
2. 卧床休息,避免阳光直射。
3. 调整治疗方案,予甲泼尼龙[具体剂量]静脉滴注冲击治疗,病情稳定后改为泼尼松口服,并逐渐减量。
4. 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具体剂量]静脉滴注,每月 1 次。
5. 对症治疗,如止痛(布洛芬[具体剂量])、退热(对乙酰氨基酚[具体剂量])等。
6. 保护脏器功能,予护胃(奥美拉唑[具体剂量])、补钙(碳酸钙 D₃[具体剂量])等治疗。
7.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最后编辑于 2024-11-10 · 浏览 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