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分享邓中甲中医基本原理思维十讲关于月经的思考

发布于 2024-11-09 · 浏览 801 · 来自 Android · IP 云南云南

中医妇科教材上并没有谈到月经形成的机制,只是笼统地从肝肾来讨论,但是为什么月经会形成这种节律性?形成这种按期而来,适度而止的规律?按照这个图表,再根据《黄帝内经》所讲的,肾藏精,藏精化气,肾藏的精发育到一定的时候,“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这一段话反映的是什么呢?肾气孕育到一定的时候,也就是肾精,先天之精在后天之精的滋养下,发育到一定程度,肾精化生肾气,到这个时候,生殖功能的基础物质发育比较完善,“天癸至”,指的是肾精逐渐要转化为肝血。那肝血呢?肝为血海,上次讲过肝调节血量,所谓冲脉也是血海,是血液运行的要冲,所以叫冲脉,“太冲脉盛”标示着肝血的充盈,也和肾精化生到一定程度,是生精养肝血达到的一个结果。“太冲脉盛”既寓示着肝藏血的充足,也标志着肝血充盈,疏泄通畅,肝的疏泄功能也达到一定水平,这个时候肝的疏泄超过了肾的闭藏,“月事以时下”,月经按期而至。随着经血的外泄,因为经血里带有肝的疏泄因素,所以经血不凝,有疏泄因子,经血外泄,气随血泄,肝为刚脏,体阴用阳,阴阳平衡,阴阳互根,随着气随血泄,疏泄水平自动降低,当疏泄水平低于闭藏的水平,月经停止,又进入肾精运化,化生肝血,逐渐又进入下一个过程,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按期而来,适度而止的节律性特点。这是肾的藏精,肝的主疏泄,这样疏泄闭藏之间有一个自动控制对立统一。那根据这一个自动控制的特点,我们的调经大法实际上就是针对这个规律推演出来的。 

 治疗月经失调,月经病有很多类型,我这里就讲主要的,纲领性的。因为你要单讲一个月经病,那内容就很多了。月经病里面有两个现象,一个是月经过多、经期提前,一个是月经量少、痛经、经期延后,甚至于经闭。根据闭藏、疏泄,月经过多、提前就两种可能,一种是闭藏功能不及,一种是疏泄的功能太过,一个以肾为主,一个以肝为主。肾虚不固,这虚里面含肾气、肾阳的不同,疏泄太过,大多是因为肝旺,导致迫血妄行,肝旺、肝热造成血溢,这是疏泄太过,这里面有肝热实证,同时也可以因虚而产生虚热这种虚性亢奋的肝旺,这个具体下面的分支就不讲了,大家可以看这张图(图9-2)。 

[插图]

 图9-2 从肝主疏泄、肾主闭藏之对立统一关系失调看月经病 

 从疏泄太过、闭藏不及两方面作为治法的纲领。量少方面,不外乎闭藏太过,寒凝血瘀,外寒直中,或者肾阳气不足,这两种可能造成的寒,寒凝血瘀造成闭藏太过,或者疏泄不及,疏泄不及不外乎肝气郁滞,或者血液瘀滞,所以肝郁血滞,大多数责之于肝。这是为什么活血化瘀药基本上都入肝经,行气药归肝经的居多,涉及月经闭藏用的很多行气药都会入肝经,或者兼入肝经。所以从这个病机分析,从这个纲领来推演出来治法,实际上针对了月经发生机制里面的闭藏疏泄、对立统一关系。我用这个例子来说明生理上的月经机制,这种对立统一闭藏疏泄本质,治疗上需要双向调节。

最后编辑于 2024-11-09 · 浏览 801

15 3 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5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