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当康复训练遇到巨大压疮,怎么办?
病例信息
【患者信息】:82岁独居女性。
【主诉】:左侧肢体活动障碍伴言语不清24天。
【现病史及既往史】:患者于2023-08-07被发现于卫生间跌倒在地、意识不清,急诊头颅CT提示“脑出血(右侧基底节)”,神经外科予以脱水降颅压、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期间嗜睡状态,因跌倒时骶尾部皮肤淤紫,局部卫生间浸泡等因素,经保守治疗期间骶尾部创面皮肤出现发黑坏死,创面加深,为求进一步康复住院,言语不清,痛苦表情,时有呻吟,左侧肢体无明显主动活动,留置鼻饲,留置尿管,骶尾部10cm*11cm压疮,深达骨膜。

【体格检查】:1.嗜睡状态,不语,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左侧鼻唇沟浅,伸舌不配合,左侧肢体肌张力低,左侧肌力0级,右侧肢体可抬离桌面,左侧肱二、肱三头肌腱反射减弱,膝踝反射对称,左侧病理征阳性。双肺底散在湿啰音,心率 97次/分,未及杂音,腹部触软,未及包块,左侧腹股沟、左足压疮表面结痂。双下肢无明显水肿。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3分。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0分。2. 骶尾部可见压疮,皮肤缺损约10cm*11cm,深达骨膜,少量淡黄色渗出,可见少量坏死纤维组织,探查可见多处空腔,深度约5cm。

【临床诊断】:脑出血,左侧偏瘫,重度认知障碍,日常生活完全依赖;高血压病,极高危;高脂血症;2-糖尿病史;骶尾部Ⅳ期压疮合并感染;左侧腹股沟皮损;左足皮损;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低蛋白血症;肺部感染(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
【治疗经过及结果】:
临床治疗:①积极药物控制血糖,纠正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低蛋白血症,维持内环境稳定。②抗感染治疗:头孢他定抗炎治疗,加强肺部及会阴护理。脑卒中二级预防:继续美托洛尔控制心室率,氨氯地平控制血压;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③营养支持,鼻饲佳维体1000ml(分次顿服),安素6勺/200ml Bid,可提供约1500kcal,58g pro,定期营养科评估调整。低蛋白血症,予以人血白蛋白间断补充。④骶尾部四期压疮,予以定期换药,探查伤口,可见多处空腔,使用百多邦油纱填塞创面,碘伏纱布覆盖,棉垫包扎。因创面面积及深度较大,渗出较多,影响肢体活动及治疗,换药难度大,予以外科会诊后行封闭负压引流。
负压引流方案:骶尾部伤口清创后予以封闭负压引流治疗,采用封闭负压治疗机(山东威高新生医疗器械),治疗压力第一周160mmHg,引流管可见暗红色液体,每日引流量为100ml-200ml,见图。

体位管理:患者左侧偏瘫,骶尾部压疮,双侧坠积性肺炎,体位管理涉及多方面,包括①尽可能避免仰卧位;每2小时翻身进行骶尾部减压。②俯卧位通气,除了局部皮肤减压,同时促进痰液引流,控制肺部感染。2小时/次,每日2次。③直立床站立训练,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
其他康复治疗: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评估及治疗,改善左侧肢体功能,预防卧床并发症; 吞咽评估及训练,认知评估及训练,局部负压吸引为康复治疗提供条件。针对压疮治疗,停用局部负压吸引后,同时予以局部红外线及激光治疗促进愈合。
每周更换持续负压敷料及吸引管路,压力调整范围为120-140mmhg, 伤口愈合较前改善,见下图。继续封闭式负压吸引治疗,7-10天更换敷料及管路,伤口面积逐渐缩小,引流量逐渐减少,治疗3月后,停用负压吸引,予以局部常规每日换药,局部外用生长因子,见图。



治疗结果:
骶尾部压疮:临床愈合。
坠积性肺炎:临床治愈。
低钠血症、低钾血症、低蛋白血症:临床纠正。
留置鼻饲管:拔除鼻饲管,经口进食,无明显呛咳。
留置尿管:拔除,自主排尿。
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 29分。
随访,患者脑卒中后左侧偏瘫,重度认知障碍,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压疮愈合后,转入当地康复医院进一步治疗,目前可一人辅助下室内步行训练。
总结与讨论
患者入院初期,因骶尾部巨大压疮伴感染,间断发热,局部渗出多,每2-3小时换药一次,不仅造成患者极端痛苦,同时也是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巨大阻碍。康复训练的及时介入不仅影响整体预后,也有利于患者各感染的控制以及其他并发症的预防。重度压疮发生时,通常损伤面积较大,受损部位较深,渗液量大,纱布的吸收能力有限,且通常无法有效控制创面渗液,渗液聚集导致细菌繁殖,容易造成感染。持续负压吸引结合体位管理局部减压技术,可使重度压疮彻底引流,同时使创面形成一个有效的密闭环境,减少感染机会。另外,传统换药局部辅料需要频繁更换,频繁换药和清创,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和不适,也增加了医务人员和照料者的工作量,持续负压吸引在治疗过程中只要没有发生漏气或者引流管堵塞,每周更换敷料即可,同时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为其他康复治疗创造条件,大大提高患者康复进程。
当康复治疗遇到巨大压疮,大家还有什么好办法?


最后编辑于 2024-11-01 · 浏览 5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