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局部皮瓣移植术的应用

局部皮瓣是皮瓣的一类型。皮瓣是指包括皮肤与皮下组织或更深层次组织在内的符合组织块,其自身带有血液供应,将皮瓣由身体一处转移另一处的过程,称为皮瓣移植或皮瓣转移。形成皮瓣的部位称为供区,接受皮瓣的部位称为受区。按供区与受区的远近可将皮瓣分为局部皮瓣和远位皮瓣。局部皮瓣是以受区附近的皮肤为供区,在创面临近或临接的部位形成的皮瓣。由于供区位于创面的临近部位,皮花瓣的色泽、纹理、厚度毛发生长情况等与受区最为接近,这就使局部皮瓣具备特有的优点,可以坚固修复后的功能与外观效果。
大部分局部皮瓣属于随意皮瓣的范围,应当遵循随意皮瓣的设计原则,少数局部皮瓣属于轴形皮瓣,应当遵循轴形皮瓣的设计原则。除此之外,局部皮瓣在头面部应用时,还有一些不同之处,下面分六点详细讲解。
(一)选择适当的皮瓣供区
局部皮瓣用于头面部创面修复时,首先要选择适当的皮瓣供区,这里讲四点:一,在创面周围可能有几个方向都能形成皮瓣,要选择一副厚度、纹理、毛发等,与受区最为接近的区域作为皮瓣的供区;二,尽量在同一美容单位内设计皮瓣;三,曾受放射线损伤或瘢痕形的皮肤部位,不能作为皮花瓣的供区;四,如果创面附近的皮肤弹性差,松动性小,不足以设计局部皮瓣,可以在供区使用皮肤扩张剂,扩张以后供皮量增加,皮瓣的血供也得到改善,就能修复更大的创面,但要注意皮肤扩张术不适用于皮疹创面的修复,或恶性肿瘤的病例。
(二)设计皮瓣合理的长宽比例
多数局部皮瓣属于随意皮瓣,随意皮瓣的设计长度与蒂部宽度的比例,一般不易超过1.5:1。头面部皮肤血液循环丰富,局部皮瓣长宽比例可以超过在其它部位使用时1.5:1的限制。有报道称在3:1或4:1的比例下也未发生血供障碍,但随意皮瓣血供的特点,决定了皮瓣的长宽比例不能随意扩大。设计皮瓣时应首先确保血供的充分。
(三)顺应血管走向设计皮瓣
皮瓣应尽量按血管走形方向设计,蒂部位于血管的近心端,这一原则在轴形皮瓣尤为重要。如果局部皮瓣属于随意皮瓣,则不必过分强调。
(四)合理设计切口线位置
设计局部皮瓣时应尽量使附加切口线以及最终的局部瘢痕线隐藏于皱纹或美容单位的交界线等不易被察觉的部位。
(五)注意张力对形态的影响
头面部有眼、鼻、口、耳等多个器官,解剖结构复杂,眼睑、口唇、鼻翼等部位受到轻度的牵拉就可能发生畸形。设计皮瓣时,首先,要避免皮瓣转移和即发缺损闭合的张力,引起重要解剖结构的异位变形,影响功能与外观。第二,局部皮瓣与受区皮肤间存在相互牵拉的作用力,皮瓣转移完成后最终切口线所在的部位与当初设计时的位置相比,会发生偏移,偏移的程度与张力,局部皮肤的松动性以及潜行剥离的范围有关。应当在皮瓣设计时考虑到这一因素,使最终的瘢痕线留在预想的部位。
(六)皮瓣面积应稍大于创面
皮瓣切取后,通常都有一定程度的收缩,因此,皮瓣的设计面积应大于受区创面的10%到15%,这样可以避免转移缝合后局部的张力过大。






最后编辑于 2024-11-01 · 浏览 6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