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天,38万 Ⅰ 一场误杀胆囊之后的悲剧!
病例信息
【患者信息】:患者老年男性,68岁,农民。
【主诉】:右上腹痛6天。
【现病史及既往史】:缘于6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部隐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重,程度较重,但可忍受。伴发热,为低热,可自行降至正常。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呕吐后疼痛无减轻。无右侧肩背部放射痛,无心前区牵涉痛,无心慌气短、呼吸困难。就诊于当地,查彩超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给予抗炎治疗,效果欠佳。今为求进一步诊治而来我院,门诊检查后以“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收入我科。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睡眠、饮食差,小便正常。
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陈旧性脑梗死病史。血压、血糖控制尚可。
【检查】:


血液分析、血凝四项、肝肾功能、血脂血糖、血淀粉酶、肌钙蛋白等均未见明显异常。
【临床诊断】:1、胆囊结石伴胆囊炎;2、阑尾炎;3、糖尿病;4、高血压;5、陈旧性脑梗死;6、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治疗经过及结果】:患者诊断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阑尾炎”。拟于次日行腹腔镜下胆囊+阑尾切除术。
入院当日,给予抗炎、抑酸、补液对症治疗。下午,患者出现腹部疼痛,给予曲马多肌注后好转。
入院第2日,患者晨起后再次出现腹部疼痛,疼痛较为剧烈,表情痛苦,再次给予曲马多肌注,略有好转。遂行手术治疗,术中探查未发现异常,术后约15点安返病房。
从此开启了噩梦模式😖
约15:30患者出现腹部疼痛,给予曲马多肌注,无明显缓解。于16:30给予吗啡注射液皮下注射,疼痛有所好转。21:00再次疼痛,给予吗啡、开塞露治疗,同时行心电图、尿液分析、肌钙蛋白、血尿淀粉酶、肝肾功能。检查回报:肝肾功能无异常。血淀粉酶 287U/L。


考虑“胰腺炎”可能,于1:00给予奥曲肽皮下注射,继续止疼、补液治疗。
术后第1日上午查体:腹部膨隆,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消失。再次诊断为“胰腺炎”。患者9:00再次诉腹痛腹胀,较前加重,尿量少,增加液体量,给予吗啡注射液、乌司他丁、奥曲肽、兰索拉唑等补液对症治疗。患者病情进展快,疼痛加重,尿量极少,给予速尿等治疗。
术后第2日,患者症状较前改善不明显。复查血淀粉酶639U/L,C-反应蛋白128.8mg/L。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较前略降低。复查腹部CT示:腹腔积液。彩超引导下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术,引流出咖啡样腹水。
术后第5日,引流管发现血性液体。再次查CT示:腹盆腔积液伴积血,小网膜囊区高密度影,考虑血肿,十二指肠球部局部肠壁不连续。因涉及到二次非计划手术,请外院专家行手术治疗,给予十二指肠球部穿孔修补+空肠造瘘术,并留置鼻空肠营养管、网膜孔引流管、十二指肠旁引流管、盆腔引流管。术后转入ICU。
再次术后第3日出现切口感染,术后第5日引流管可见消化液及气体,考虑肠瘘。术后约18天,结合引流管及CT发现胆漏。
术后约2月,查胃镜示:球部穿孔处瘢痕样愈合。患者进食,禁食期间通过鼻空肠营养管给予补充营养。
术后2个半月时,患者感染新冠,经对症治疗后好转。
术后3月,拔除最后的网膜孔引流管。
剩下的40余天患者在此对症治疗。
治疗期间,患者出现过多次病危,包括但不限于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感染性休克、急性肾衰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电解质紊乱、双侧胸腔积液、低蛋白血症、持续高热、凝血功能异常、中度贫血、肠瘘、胆瘘、切口感染、真菌感染、新冠感染等等一系列并发症。
最终患者住院174天,花费38万+。
总结与讨论
由于住院天数太长,期间处理太多,而且一天内多次复查的现象也多,不能一一展示还请各位同行海涵。其实写这个的目的就是提醒各位,作为一名外科医生,背负的行囊更重,在没有明确具体病因的情况下(探查除外),万不可轻易手术,不可为了做手术而做手术。排除了所有可能,剩下的才是真相。


最后编辑于 2024-10-29 · 浏览 3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