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癌症,不再隐形!PET/CT——恶性肿瘤“追光者”

癌症的发病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是早期诊断的比例较低。因此,进行早期癌症筛查,以便尽早发现并及时治疗,是降低癌症死亡率的关键策略之一。
PET/CT已经悄悄地走进了我们对抗癌症的战场,帮助我们在肿瘤还处于萌芽状态时就发现它。

普通体检≠癌症筛查

常规体检虽然能检测一些健康指标,但并不等同于癌症筛查,因为它通常不包括专门针对癌症的检查项目。要有效筛查癌症,应根据个人的年龄、症状和家族史选择针对性的检查,如胸部CT用于肺癌筛查,胃肠镜用于胃癌和结直肠癌筛查,TCT+HPV用于宫颈癌筛查等。
PET/CT作为一种全面且高效的检查手段,能一次性对全身大部分部位进行肿瘤筛查,并在判断病变性质方面优于常规影像检查,适合希望避免多次检查的患者。
PET/CT
PET/CT是把PET和CT整合在一台仪器上面,并把不同性质的图像进行同机融合显示,即形成了PET/CT图像。

在做PET/CT之前,都要注射一种特殊的显像剂,叫做18F-FDG,全称“氟代脱氧葡萄糖”。与正常葡萄糖不同的是,它虽然能够通过葡萄糖转运体进入细胞,但因为无法参与后续反应而被滞留在细胞内。葡萄糖摄入越多,就意味着代谢能力越强。恶性肿瘤代谢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织细胞,说明恶性肿瘤”吃的葡萄糖多”,就很容易被PET/CT发现。
PET/CT检查你需要知道的四个问题
01
PET/CT的“预知”有多早?
无临床症状及体征或未发生形态学改变时即可发现微小病灶,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由于肿瘤细胞代谢活跃,摄取PET显像剂能力为正常细胞的2-10倍,可在图像上形成明显的“光点”,因此在肿瘤早期并结构尚未产生变化前,即能发现隐匿的微小病灶。
02
PET/CT的“辐射”有多强?

PET/CT检查的辐射剂量主要来源于两个部分:一是PET显像剂(18F-FDG),其辐射剂量与注射剂量成正比,对于70kg的患者,按照0.1mCi/kg的剂量注射,辐射剂量大约为7毫西弗;二是全身低剂量CT扫描,其辐射剂量一般在4-5毫西弗。因此,一次PET/CT检查的总辐射剂量大约在11-12毫西弗左右,在医学上认为是安全和可控的。PET/CT检查的辐射风险与其在肿瘤诊断和分期中的重要价值相比是可接受的,但对特殊人群如孕妇和儿童仍需慎重。
03
PET/CT的“准确度”有多准?
检查结果比单独的PET或CT有更高的准确性,显著提高了对小病灶的诊断能力。根据恶性肿瘤高代谢的特点,在进行PET/CT检查前需对人体注射带有氟标记的葡萄糖,使得病变区域出现异常浓聚,从而判断出病变部位。此种方法可以有效的检查出大部分肿瘤,准确率高达95%以上。
04
PET/CT的“检查时长”有多快?
PET/CT如果是单纯扫描大概20分钟,如果是整个检查包含准备工作,比如注射药物和休息等时间,大概2个小时左右。且每次扫描可以获得全身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图像,清晰看到病灶或者转移位置的情况。同时,还能做临床分期,查找原发病灶,对临床治疗有很大的帮助。

扩展
01
PET/CT为什么需要预约呢?
因为PET/CT注射的药物有半衰期,超过一定时间就会失效,所以每天使用的药物需提前预订,检查人数相对固定,而且科室在预约时也会给出一个相对固定时间,按预约时间到达检查地点即可。
预约时,PET/CT前台会发一张预约申请单,上面有检查前需做的准备工作。请一定仔细阅读,否则可能会影响当天检查。尤其需要强调的是部分检查前需禁食4-6小时以上,避免输入含葡萄糖的液体和药物,可以喝纯净水(或者白开水)。糖尿病患者在检查前尽量将空腹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02
PET/CT检查流程大致如下:
1、到达检查科室,在候诊区安静休息和等候。
2、医生询问病史(收集带来的病情相关资料,取结果的时候领回)。
3、测血糖,血糖符合要求就可以注射显像剂,血糖不达标需要重新预约检查。
4、注射显像剂后,就在等候区休息等待。不要走动,不要交谈,否则会影响检查效果。
5、休息一小时左右,患者排空小便、喝水充盈胃腔等,然后摘取身上金属物品再进行检查。检查时间一般10~20分钟左右。
6、检查完成后在专门休息区休息,同时待医生确认图像质量,根据病情所需决定是否需行延迟检查或离开。
7、PET/CT检查完成,根据之前告知的时间领取结果即可。
编辑:核医之窗小编
审校:于赫
参考:湖北航天医院、高核医疗
声明:部分内容及图片参考于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最后编辑于 2024-10-29 · 浏览 1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