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8个月,胫腓骨开放骨折治疗过程


病例信息
【患者信息】:景某某,男,48岁。
【主诉】:叉车挤压伤致双腿疼痛畸形2.5小时
【现病史及既往史】:患者于2.5小时前被叉车挤压,致双小腿疼痛畸形,左小腿出血,骨外露,来我院就诊。既往体健。
【检查】:
看着也不太严重。

左侧胫骨骨外露,远端皮肤脱套,胫前及胫后动脉断裂




【临床诊断】:左胫腓骨远端开放骨折 左侧胫前动脉断裂 左腓深神经挫伤 左侧胫后动脉挫伤、血栓形成 左胫后神经挫伤 右胫骨粉碎骨折 右腓骨多段骨折
【治疗经过及结果】:完善术前检查,急诊行左小腿清创,向远端延长切口,于左大腿及左足置钉,临时外固定。探查,胫前动脉断裂,胫后动脉挫伤,其内血栓形成,切除挫伤的动脉后,难以直接吻合,予以外侧切口显露腓骨骨折端,线锯向腓骨骨折端近端2cm切断腓骨,短缩腓骨,调整外架,腓骨2.5mm克氏针穿髓腔固定。吻合两动脉。前内侧皮肤切口无法闭合,骨外露,予以骨水泥覆盖,VSD覆盖创面。术后当时左足血运尚可,末梢红白反应灵敏。右小腿予以跟骨结节骨牵引。术后安返病房。
术后约10小时发现左足苍白,血运差,动脉搏动未触及。行下肢动脉造影。胫前及胫后动脉无血流通过。再次入手术室探查,发现吻合口处血栓形成,予以重新吻合。未再使用VSD。


伤口4天拍片



伤后8天行右侧胫腓骨骨折复位内固定,左小腿远端开放伤血肿,予以清创更换覆盖创面的骨水泥。


伤后16天行左胫骨近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远端继续外固定,再次清创,更换骨水泥。






患者出院。
伤后1.5个月再次入院,行左小腿清创,皮肤牵张。


牵张经过
术后2.5个月伤口愈合。


拆除外固定,打石膏,观察外架钉道。


术后3个月,行左胫骨远端切开取髂骨植骨内固定。术中难题:切口难以闭合。自制皮肤牵张。


术后即刻。克氏针所在位置是皮缘

术后3.5个月

术后3.5个月

术后3.5个月皮肤愈合。

术后5.5个月

术后5.5个月

术后5.5个月

术后5.5个月

术后7个月

术后7个月

术后7个月

术后8个月

术后8个月
术后8个月,骨折已不扶拐下地活动,双膝关节及左踝关节活动好。
下二图为术后9个月当地医院复查。


拟拆除外置钢板。

最近
总结与讨论
1. 初次吻合血管后,血管再次闭塞,与VSD压迫是否有关?手术技术原因?
胫前及胫后动脉断裂,血管紧张,吻合困难,是短缩肢体还是取大隐静脉桥接?
骨短缩后皮肤是容易闭上还是不容易闭上?
总之,严密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出现无法挽回的结果。
2. 清创的目标是尽量减少伤口中残留的细菌数量,并建立健康的伤口边缘和基底。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可连续多次清创,以清除所有的失活组织。皮肤组织尽可能保留。
3. 对于开放骨折的患者,即刻钢板固定具有较高的感染率。
钢板植入物需要有良好的软组织覆盖,应放置在健康软组织内,尽量远离软组织损伤严重区域,以最大限度减少感染风险。
在不稳定骨折类型的固定中,如节段性粉碎骨折、骨缺损、钢板对侧骨接触不良等,内固定失败风险大。
本例中因开放骨折,左小腿软组织损伤重,骨愈合能力差,断端骨接触不良,行髂骨植骨,且伤口未闭合,骨预计愈合时间长,单一前外侧接骨板失败风险大,予以皮外外置锁定钢板加强固定。
4. 积极主动的功能锻炼,可减少功能丢失。
最后编辑于 2024-10-28 · 浏览 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