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2023-2024江苏省中医院、宁波一院、毓璜顶医院招聘经验分享

发布于 2024-10-25 · 浏览 6239 · 来自 iOS · IP 山东山东
icon医昧平生、水鸢 2人推荐

一、江苏省中医院:

省中的招聘报名发布在省人社厅-省属事业单位招聘一栏中,不在医院官网上,大概在每年年末或次年一月初发布,通过省平台报名。通过短信通知时间地点安排,笔试和面试的成绩通过手机查询,只能看到自己的分数和排名,依据短信的通知进行下一步流程。

省中的招考是等到五月中旬进行的。笔试为纸质试卷作答,考试地点在医院内,医院会发笔给你,题型是选择、名词解释、问答以及病例分析,约一周后通知进行面试,面试的地点在南区体检楼,形式为结构化,不需要自我介绍,进去问好后回答完毕离场即可,内容是一道与专业相关的题,我考的题比较基础也比较宽泛,比较考验理解的广度和分要点叙述的组织能力。

笔试和面试成绩均通过手机查阅,面试之后仅能查询到分数和是否入围体检,因为省中招聘到报考时间间隔比较久,报考热情也比较高,最后笔试的人会有些不来,出总名次之后也有可能有些人选择其他单位,这样的话单位会通知递补。我虽然通过了笔试面试,但是最后却因为非常惋惜的原因与省中失之交臂。

建议:把三基好好看看,当时记得选择题考了不少三基,名词解释与问答相对基础;如果报名人数多、笔试成绩不佳也不要心虚,好好参加招聘,因为机会不经意间就会降临;包括我在内很多应聘的都是学西医的,但毕竟是中医院,记得当时我当时加述了一种中医材料,面试官齐刷刷抬起头来了,所以面试前也可以看看和自己领域相关的中医治疗和研究进展,回答时候尽量凑上点,会很加分。

二、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宁波的招聘发布的很早,十月份就开始招聘了,通过官网可以看到报名计划和扫码报名,招聘在年前,也很早。各科室计划的具体招聘人数不是明确的,报名人数也看不到,是人事科根据具体投递的简历筛选的。是否被选中以及面试均不在官网发布,是短信通知,没入围不会通知,但可以主动打人事科电话咨询。

硕士走的是高层次,没有笔试,面试是分科室分批次开展的,不是一天内所有科室全面试完。收到短信后很快就会安排面试。面试前在会议室等待,面试结束后不能离开,要等下一位结束后才能离开。面试官数量应该是根据具体科室情况来的,我当时仅有包括科室主任以及一位副院长等四人,开场进行自我介绍,然后面试老师会围绕自我介绍和简历和你交谈了解,交流过程平和,没有给人压力,也没问专业问题,问的内容就因人而异了,毕竟每个人的经历和成果都不同,科室的意向也不同;面试后等待周四院会决议之后就会通知结果了。宁波一院的流程和内容都比较简单,没什么好说的,现已离职。

建议:宁一比较重视科研,文章或者科研优秀肯定会比较突出;认真准备一下自己的自我介绍和自己的简历内容,突出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围绕自己准备的内容自问自答一下;面试前多了解一下自己研究生培养科室及单位的规模等情况以及宁一医院和科室的情况,可能会问到。

三、毓璜顶医院

毓璜顶医院招聘相比要晚不少,是官网转发市卫健委的招聘简章,我报考的岗位是医院自主安排笔试面试,根据要求报名就好。每天卫健委会公布当天的报名情况,报名后需要一定的审核时间,好像是需要投递后两个小时之后才会被看到然后进行审核,所以如果需要修改要注意时间。

报名-笔试-资格审查-面试,每一步的通知和进行都会隔一段时间,不会太仓促,笔试和面试的成绩都会在官网公示出来。从招聘报名到面试结束大概经过了三个月的时间。笔试内容按照官网的要求范围准备就好,为20%的医学基础知识和80%的专业知识。专业知识范围貌似根据不同批次有出入,看清要求。笔试是院外地点考试,纸质试卷客观题,需要填涂答题卡,题型是单选、多选和判断题。答题时间2小时,我做的比较慢,答完还剩15分钟时间用来检查。我是根据规培考试的内容加上看了一些执医的内容,还是比较适配笔试的考题的。

根据笔试成绩1:3进面,面试前手机等电子设备要收起来,但是允许携带纸质资料的,可以在等待面试前复习,我的备考资料是自己整理的,但是看到现场蛮多人带着机构的复习资料。按照专业顺序内抽签依次参与面试,面试有三道专业题,结构化面试,不需要自我介绍,看清纸上的题目,打草稿以及回答有8分钟时间,第三道题貌似是跟专业相关的比较灵活的题,回答完毕即结束离开。面试完毕后要到另一个房间等候,会发午饭,等待全部面试结束后,会由考官老师来宣布面试成绩、总成绩并签字确认,当场出分,比较公平。

建议:各种附件文件最好先下载保存,免得用的时候找起来麻烦;笔试比较重要,有时候比起面试更能拉开差距,而总成绩是面试笔试各占50%;面试前准备纸质复习书,不要用手机的电子版那种,避免两眼一瞪双手空空的准备面试


关于面试,个人经验是教材+文献,尤其是文献,能堪大用,在我求职中两次被问及专业知识时均发挥了大作用。结合自己的专业,与报考医院的重点病种,多读多掌握指南以及专家共识的内容,可以自己整理成问答题的形式。有余力看看专业内一些更有深度的专科书也不错。

由于是回忆当初的个人经历,仅做分享,如有出入,还请见谅

最后祝各位求职的朋友一路顺利,踏上人生的新阶段

最后编辑于 2024-10-31 · 浏览 6239

8 14 10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8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