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病例一例接受¹²⁵I粒子支架治疗伴有门静脉癌栓的肝细胞癌患者术后发生肝梗死的情况

发布于 2024-10-24 · 浏览 588 · IP 上海上海
img
img

Hepatic infarction occurred after 125I particle stent treatment fo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 A case report

病例来源: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毛景松教授团队

DOI: 10.1007/s00432-024-05826-y.


1.背景介绍

肝细胞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威胁人类健康。当肝癌细胞侵犯门静脉并形成癌栓时,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如腹水、上消化道出血及肝功能衰竭等。多数伴有门静脉癌栓的肝细胞癌患者已失去手术机会,目前主要治疗方式包括门静脉支架植入、内放疗、射频消融及肝动脉化疗栓塞等姑息性治疗手段。


2. 病例情况

患者基本信息:

52岁男性因“黑便一周”及“发现肝脏占位病变三天”入院,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入院胃镜检查显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行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CT影像显示右叶肝内占位病变,伴门静脉肿瘤血栓形成(CNLC分期IIIa),无手术指征。

治疗过程:

患者于2022年9月16日进行了联合125I粒子条的门静脉支架植入治疗。术后肝功能指标显著改善。随后患者接受了四次肝动脉化疗栓塞(D-TACE)、免疫治疗(Sintilimab 200mg)及靶向治疗(Lenvatinib 8mg)。治疗过程中甲胎蛋白水平基本维持正常范围,但自2023年四月起有所升高。

后续发展:

术后两个月复查CT发现支架内形成癌栓,开始抗凝治疗,但血栓并未减少。六个月后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紧急处理后病情未见好转,最终发展为肝实质梗死及肝功能衰竭。

img

TACE治疗前后的肿瘤大小变化,A为治疗前

img

术后1个月(A)、3个月(B)的肝动脉造影

支架植入后5个月(C)、7个月(D)的经AW工作站重建的图像,可见肝动脉的直径逐渐减小

img

肝动脉直径变化曲线

红色:肝总动脉

蓝色:肝固有动脉

绿色:肝左动脉

img

支架植入后血栓形成过程:

  • 粒子支架植入2周后,未发现癌栓形成(A)
  • 支架植入一个月后,癌栓形成,主门静脉和门静脉血流减少(B)
  • 抗凝治疗后,门静脉血流量增加,栓子变小(C)
  • 随后血栓再次增大,门脉血流减少(D和E)
  • 门静脉血流变化和血栓直径如图F所示


3.讨论分析

该案例揭示肝梗死主要由两个因素引起:

①门静脉支架内癌栓形成导致门静脉栓塞和血流受阻;

②肝动脉化疗栓塞、免疫治疗及靶向治疗影响肿瘤血管生成,使得肝动脉直径减小,动脉血流受损。这些因素破坏了肝脏的双重血液供应系统,最终导致肝梗死的发生。此病例是首例报道的门静脉支架植入后并发肝梗死的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本案例所有图像重建及测量皆通过GE医疗AW后处理工作站完成。AW工作站具有多来源、共兼容的优势,可以重建不同品牌、不同设备的影像图像,配合心脏、肿瘤、神经及血管的各项解决方案,为术者提供术前规划、术中导航、术后评估的一站式影像处理平台,提高了手术的效率,降低了术中辐射剂量及对比剂用量,降低了疑难病例的诊治难度,加快了年轻医生的培养周期。

原发性肝癌 (33)
门静脉癌栓 (4)
纠错

最后编辑于 2024-10-24 · 浏览 588

回复收藏5
同行评议 0 人评议
已评议
不开通精选
开通精选
精选已授权,待上线
成功收录
评议结果暂未公布
参与评议
去邀请
NaN
成功收录
病例完整性NaN
临床实用性NaN
诊疗科学性NaN
学术价值NaN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