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骨后甲状腺,气管受压管腔变窄,术后未留置气管插管,术后出现气管塌陷。

病例信息
【患者信息】:女性,77岁
【主诉】:发憋、气短2年余,发现甲状腺肿物4天
【现病史及既往史】:缘于两年多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出现发憋、气短症状,活动后症状加重,无咳嗽、咳痰,无心慌、胸痛,无易怒、怕热,无发热、畏寒,未引起足够重视,于当地诊所口服药物(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治疗,效果不理想,两年多来发憋、气短症状进行性加重,无声音嘶哑,无饮水呛咳。2023-04于“医院”行胸部CT示“双肺间质性改变,左侧胸廓入口处肿物,考虑肿大甲状腺”,后于我院行颈部CT示“左侧胸骨后甲状腺伴囊性变,气管受压右移、管腔变窄”,今日为求进一步手术治疗来我院,门诊以“甲状腺肿”收住院。
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变化。
既往史:1年多前因外伤于“医院”行“左侧髋关节置换术”(具体诊疗过程不详),术后恢复良好。“高血压病”病史5年,血压最高180/90mmHg,口服“复方利血平片 1片 日一次”治疗,未监测血压。否认“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随当地进行。
【检查】:


















临床诊断】:甲状腺肿
【治疗经过及结果】:
麻醉诱导:
戊乙奎醚0.5mg提前给入,
浓度递增法吸入诱导,6L/min深呼吸3次后增加浓度,最高至8%,3分钟入睡,呼入呼出浓度达5%;
潮气量随麻醉深度逐渐减少至150ml;
麻醉诱导下颌松弛后插管;
下喉镜及挑起会厌,心率血压无明显增高,无吞咽反射,气管插管进入声门后,拔除导丝,继续进管,患者仍无明显刺激,进至17cm左右感觉稍有阻力,适当用力旋转管通过,阻力减小,插管至21cm。
阻力增加同时,患者迅速出现呛咳,插管通过狭窄后,呛咳剧烈。心率由70次突增至120次/分;
迅速增大吸入浓度,同时静注丙泊酚,罗库,舒芬太尼、瑞芬太尼,咪达唑仑等诱导药物,15s后患者呛咳消失心率逐渐降低至80次/分;
同时泵注间羟胺,维持血管张力防止诱导后低血压。丙泊酚+瑞芬泵注维持。



术毕,麻醉医生强烈要求携带气管插管转入ICU,术者拒绝,强调手术顺利,出血不多,没有必要转入ICU,随即转入PACU,苏醒完全后拔出插管,留观后转回病房。
术后第一日,患者诉颈部疼痛,呼吸困难未减轻。
术后第二日,患者诉颈部疼痛较昨日好转,但呼吸困难情况较术前无改善。
术后第三日,患者诉明显呼吸困难,较术前严重,沟通需气管插管治疗,患者家属拒绝。
第四日,要求自动出院。
总结与讨论
第一感觉是,术者的自信,手术自我感觉做的漂亮,但是患者的实际问题没解决。这是悲哀的。
胸骨后甲状腺肿,压迫气管,术后气管塌陷可能性极大,患者为缓解呼吸状况行甲状腺肿物切除,术后术者拒绝保留气管插管入ICU,导致患者术后出现气管塌陷,造成更严重的呼吸困难,实属不该。
气管严重受压迫的,术后应留置气管插管,用以支撑软化气管结构,综合评估后,再做拔管处理。
最后编辑于 2024-10-19 · 浏览 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