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检验 报告和药敏审核要点
1. AST报告单要有数值+解释分类:数值可判断哪一药物最敏感或者出现耐药转变。
2. 只有MIC折点只能做MIC法:不应承担不必要的风险。
3. 其他细菌不能借鉴特定细菌折点,除非有相关的专家共识。
4. 实验室仅可以检测和报告表2中列出的微生物/药物,对于表中未列出的微生物,不可使用该表中
5. 如果纸片扩散法只有数值没有解释分类不能报告
6. 建立新折点方法:先有MIC,再建立KB折点;菌株严格(100株以上,包括敏感菌株和与所研究抗菌药物已知耐药机制的菌株,最好是近期菌株);不同地区独立同级别3家以上实验室同期验证;两种方法间相关性需在可接受范围内。


7. 部分药物无KB折点,不要检测KB误导临床。但可查文献,与临床沟通。发放MIC值。
8. 厌氧菌:琼脂稀释、肉汤稀释法检测药敏。
9. TGC:CRE时尽量不发TGC结果,有方法局限性。纸片扩散法、Vitek2仪器法检测中介或耐药时,需要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或MTS确证。
10. 多黏菌素B:微量肉汤稀释。黏菌素和多黏菌素B是等效药,可以相互推测彼此结果。
11. 多粘菌素E(粘菌素):微量肉汤稀释法、黏菌素肉汤纸片洗脱法(CBDE)和黏菌素琼脂试验(CAT)用于肠杆菌目、铜绿假单胞菌对黏菌素的敏感性检测,不适用于鲍曼不动杆菌。达托霉素只能用微量肉汤稀释。
12. 磷霉素:琼脂稀释法(琼脂培养基应补充25μg/mL葡萄糖-6-磷酸)、纸片扩散法(200μg磷霉素纸片中含50μg葡萄糖-6-磷酸)。肉汤稀释法不适用。
13. 达托霉素:仅MIC法(肉汤稀释法),纸片扩散法不可信。
14. 部位相关报告有限制:CSF/URINE等。

最后编辑于 2024-10-13 · 浏览 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