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治专家共识

发布于 2024-10-13 · 浏览 430 · IP 北京北京

隐球菌病例分析

病例一

67/F、CNS症状,MRI/MRA/MRV(-),长期口服激素,RA病史。

抢救室常规:炎症指标增加;其余无特异

CSF:GLU↓,新生隐球菌+

荚膜薄:培养后的隐球菌

 

病例二

53/M,肺部隐球菌+,合并TB,结核治疗时间短、长期抗隐球菌治疗。反复治疗,疗效差,2023年11月至2024年6月,逐渐出现肺空洞。肺穿刺隐球菌。有鸟类接触。

隐球菌CT特点:外周散在结节。

鉴别诊断:TB/其他病原体感染/cancer

诊疗经过:入院后其余病原体(-),隐球菌(+),增大氟康唑剂量 450MG QD 。

隐球菌流行病学:

生命周期:单倍体单细胞酵母菌常见,实验室偶见有性状态

易感人群:免疫低下;部分正常人可发病(基因多态性)

涂片镜检:Gram+,荚膜后导致染色不均;墨汁(+)静置10min观察。QC+32609。注意:要看清双圈结构,与其他区别。

培养:

药敏:CLSI M27

诊断标准:涂片阳性不能作为确诊标准

CNS临床表现:穿越毛细血管屏障入脑,导致CNS感染症状。前期CT变化不明显。

CNS治疗:

免疫正常:诱导期/巩固期/

免疫抑制:诱导期/巩固期+维持期(1年至少)

肺临床表现:取决于免疫状态:免疫抑制患者症状重,1/3可并发隐球菌性脑膜炎,CT表现多样,需与多种疾病鉴别。

肺治疗:

免疫正常:

免疫抑制:同CNS

治疗监测:血药浓度;评估疗效;免疫评估;

 

隐球菌培养:经治疗后很难培养。荚膜多糖抗原检测+涂片有助于诊断。

隐球菌药敏:在35度未生长,再用30度重新检测(EUCAST)

隐球菌涂片:之前阳性过,要格外仔细观察,可请多人会诊,并回报量(N个/视野)

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治专家共识.pdf (840 KB)
隐球菌性脑膜炎 (5)

最后编辑于 2024-10-13 · 浏览 430

回复1 点赞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