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标本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操作指南

第一讲 徐英春 尿感染标本2024即将新发的指南重点
1. 医嘱临床标本类型应全面:清洁中段尿、穿刺尿、婴幼儿尿、尿袋尿、
2. 宜说明采集方法
3. 采集时间
4. 临床诊断
5. 患者是否摄入过量水及抗生素
6. 室温2h
7. 不能冷藏
8. 采集方法
9. 导尿管尖端不宜培养
10. 实验室检查:先用尿RT筛查,尿培养诊断
a) 白细胞酯酶、亚硝酸盐
b) 显微镜镜检:GRAM+抗酸
c) 接种:推荐非侵入性1ul,侵入性10ul;定量接种环标准(垂直3-5mm);移液器宜用10ul。
d) 培养:延长培养条件48h(侵入性尿;微小菌落;培养与临床症状不一致;免疫功能低下)医嘱信息内能看到最好
e) 解释:结合类型、尿RT、培养综合分析。留置导尿WBC可单纯升高;免疫缺乏仅培养阳性;;
f) 少见菌:解脲棒杆菌、流感、副流感、阴道加德纳、斯氏放线菌等
g) 不建议尿直接药敏试验
h) 描述菌落形态
i) 阴性报告:接种Nul标本,N天无菌生长
j) 文本后有流程图。
最后编辑于 2024-10-13 · 浏览 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