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炎症就想到用头孢,这是个误区
咱老百姓有个习惯,只要一感觉到身体上哪里 “发炎”了, 就马上从抽屉里拿出头孢要消炎。
仔细想想,到底啥是“炎症”,是机体对于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那么导致炎症的原因就非常多了,物理挤压,化学腐蚀,生物侵袭,等等……只有这个“炎症”是细菌所致,头孢这个抗生素才有用武之地啊。
所以,头孢不是万能的,即使是“炎症”,也不能乱用。消炎用头孢是非常狭义的。
那么除了治疗“炎症”的误区,常见的头孢类抗生素使用的误区还有哪些?
感冒使用抗生素治疗:
感冒通常由病毒所致,而头孢是抗生素,是专门针对细菌的,用了头孢也没用,就像家里水电坏了,得请水电工修理,请修电脑的解决不了问题呀。
流感使用抗生素治疗: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所致,而不是细菌所导致,因此,治疗流感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而使用抗生素治疗也是徒劳。
哮喘使用抗生素治疗:
哮喘是气道的过敏性介质所致,而不是细菌导致,因此治疗哮喘的药物是能够舒张支气管和抗过敏的药物,而不是杀细菌的抗生素。
抗生素和消炎药傻傻分不清:
有时候身体出现红、肿、热、痛并不代表是细菌感染,而是由其他原因,比如过敏、跌打、物理以及化学刺激所致,这个时候应该选择的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或者激素。而如果不是因为细菌感染所致,即使使用了抗生素也是无效的。
反正头孢类抗生素很安全,用了也没关系,没准还可以预防细菌感染:
抗生素很少作为预防使用,往往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有高危因素的病人才能在特定的时间段进行抗生素的预防使用。而没有指针的预防用药不仅对疾病没有帮助,反而无辜承受了过敏、腹泻这样的一些不良反应。
更严重的是导致机体中的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意思是使用抗生素时间越长,使用频率越高,对一些致病菌的杀伤作用就越来越弱,以至于今后细菌感染能够使用的抗菌药物越来越少了。想象一下,当一个人使用多种抗生素都没有效果,而身上细菌仍然肆虐狂欢的时候,是多么的无助……
所以,用药是利与弊的权衡,而不是随心所欲呀
最后编辑于 2024-10-12 · 浏览 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