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让路人也能过执医(ards)


一、发病机制
各种肺内肺外因素一炎症介质分泌(TNF-a 肿瘤坏死因子 a/IL-1)导致肺出现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引起肺微血管通透性明显增加一导致:
1.肺泡渗出大量富含蛋白的液体,出现滲透性肺水肿。
2.形成层透明膜,吸氧无效出现顽固性低氧血症。
二、病因
(1)肺内因素(直接):
①生物因素:重症肺炎。
②化学因素:吸入胃内容物一外国 ARDS 发病最常见。
(2)肺外因素(间接):休克、烧伤、溺水、胰腺炎、大创伤。
三、临床表现
- 最早表现:呼吸深快一此时发病机制: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 最重要表现:
(1)顽固性低氧血症。
(2)无论吸多高浓度的氧,血氧饱和度仍然差(吸氧无明显改善)。
(3)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
(4)发病机制:主要是肺内分流(该病最主要发病机制)。
四、辅助检查
1. 首选检查:血气分析的氧合指数=PaO2(动脉血氧分压) FiO2%(吸入氧浓度)≤300即可诊断 ARDS(正常人400~500)。 2.血气分析的变化→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降低→PH升高。
3.看 ARDS 的严重程度、疗效判断:床边肺功能监测、肺顺应性降低。
4.胸片X线:大白肺,双肺弥漫性渗出影。
5.鉴别 ARDS 还是心源性肺水肿用心导管。
(1)Swan-Ganz 导管。
(2)测PAWP(肺动脉楔压)一左心房压力。
(3)心源性肺水肿 PAWP>18(排除 ARDS)。
五、治疗
- 积极治疗原发病。
- 首选治疗方法一机械通气一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
(1)压力:压力一定慢慢增加,从5cmH,O 开始逐步增加到8~18 cmH,0。
(2)通气量:小潮气量6~8 mL/kg。
(3)液体管理:为减轻肺水肿,控制液体摄入量,入量<出量。
六、总结常见的呼吸支持技术
1.COPD-低浓度低流量给氧。
2.肺炎-无控制给氧。
3.ARDS-呼气末正压通气 peep。
4.1型呼吸衰竭-高流量/2型呼吸衰竭-低流量。
(无情晒猫)

最后编辑于 2024-10-04 · 浏览 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