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中医张胜兵:乙肝小三阳2月余成功转阴,这几味药功不可没

发布于 2024-10-03 · 浏览 1826 · IP 湖北湖北
icon四川-海天 推荐
icon皮肤科施医生 已点赞

病例信息

注:以下病案为本人亲诊真实病案,仅供学习参考!

个人信息:邱某,男,39岁,2023年7月1日初诊

主诉:晨起口苦、寐差伴乏力4个月,加重5天。

现病史:患者自述今年2月份开始出现晨起口干口苦、寐差、气多伴乏力的症状,前往当地医院就诊后,检查显示有脂肪肝、转氨酶高及乙肝小三阳。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并无明显好转,后于我门诊部就诊。

症见:晨起口干口苦,寐差、脸黄、喜打哈欠、没精神,胸闷、自觉胸口、胃里一阵阵热,浑身四肢无力、排气多、大便非常黏腻。舌中一裂纹、苔腻淡黄、舌下瘀阻。右脉滑结代,左关小弱。

分析处理

读完病案可知患者的西医诊断为乙肝,中医诊断为肝着

足少阳经脉起于目锐眦,循胸胁,邪在少阳,经气不利,化热上炎,致胸胁苦满、口苦、口干;胆热犯胃,胃失和降,故感觉到胸口、胃里一阵阵热。

肝胆湿热下注于肠道故大便粘腻。痰热上扰心神故寐差

气虚故没精神、浑身乏力

肝胆失于疏泄,胆汁外溢肌肤,故脸黄

肝气郁滞,气机失调,故排气多、喜打哈欠

右脉滑结代,左关小弱,苔腻淡黄正是肝胆湿热,胆郁痰凝,脾气虚弱的表现。

所以证型就是肝胆湿热,胆郁痰凝。因此在治疗上就应该清热解毒、清胆利湿、和胃化痰。故使用张氏乙肝秘方合小柴胡汤、温胆汤加减

西医诊断:乙肝

中医诊断:肝着

证型:肝胆湿热,胆郁痰凝

治则:清热解毒、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拟方:张氏乙肝秘方合小柴胡汤、温胆汤加减

处方:北柴胡25g、黄芩片10g、法半夏10g、党参片10g、甘草片10g、蒲公英15g、黄连片6g、枸杞子10g、绵萆薢15g、鬼针草30g、田基黄30g、鸡骨草30g、绵茵陈10g、白花蛇舌草15g、半枝莲15g、醋五味子15g、灵芝片15g、陈皮10g、生白术10g、茯苓10g、薄荷10g、竹茹10g、烫枳实10g、茯神15g、炒酸枣仁30g。共7副,每天三次,水煎服,共7天。

二诊:患者反馈:乏力好转,有潮热症状。拟原方稍微修改调整,加入黄芪15g、知母10g、太子参10g。以黄芪甘温,质轻升浮,补脾益肺,知母苦寒,既升又降,养肺胃之液,滋阴降火。以知母之凉润,济黄芪之温热。一温一寒,温补凉润,相辅相成。继续服用7剂。

三诊:患者反馈:患者睡眠好转,但大便黏腻有气味,觉有热气。拟原方稍微修改调整,去酸枣仁,加藿香10g、木香10g,增芳香化湿,行气之功,继续服用7剂。

四诊:患者反馈:睡眠稍差,乏力。拟原方稍微修改调整,加合欢皮15g、首乌藤30g、炒山楂20g、远志15g、郁金10g以安神,通心脉,继续服用7剂。

五诊:患者反馈:睡眠好转,自觉胃热,一阵一阵的。拟原方稍微修改调整,去黄芪、干姜、合欢皮,去以辛热温中之品,继续服用7剂。

六诊:患者反馈:睡眠稍差,自觉气短,提不上气,有些乏力。拟原方稍微修改调整,加黄芪30g、升麻6g、桔梗6g养气、上气,酸枣仁30g养心安神。继续服用7剂。

七诊:患者反馈:睡眠尚可,但爱出汗,胃不适。拟原方稍微修改调整,加薏苡仁30g、粳米15g,以薏苡仁、粳米以护胃利湿,继续服用7剂。

八诊:患者反馈:主要是胃热,自觉有热气,大便黏腻。遂以清热利湿,健脾安神。重新开方如下:黄芩10g、黄连10g、干姜10g、党参10g、法半夏10g、炙甘草10g、蒲公英10g、竹茹10g、茯苓10g、茯神10g、陈皮15g、枳实10g、灵芝片15g、西洋参10g、铁皮石斛10g、太子参10g、粳米15g、柴胡25g。

后续:前后服药二个月多后,患者再次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已成功转阴。

总结与讨论

方中柴胡、薄荷疏肝解郁。黄芩、蒲公英、黄连、鬼针草、田基黄、鸡骨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清热解毒。绵茵陈清热利湿退黄;党参益气健脾;半夏燥湿化痰;竹茹清热化痰;枳实破气消痰,与半夏相配,气顺痰消,气滞得畅,胆胃得和;陈皮燥湿化痰,助半夏祛痰,健脾加强枳实行气之力;萆薢、白术、茯芩健脾渗湿,以绝生痰之源;醋五味子、枸杞补肾益气;茯神、炒酸枣仁养心安神;甘草益脾和中,协调诸药。

诸药相合,化痰而不燥,清热而不过寒,使痰热得化,胆热得清,共奏清热解毒、理气化痰,和胃利胆之功。

其他证型乙肝秘方详见乙肝转阴秘方公布!(为您和您的亲人朋友保存此方!)

img

治疗肝病的常用药物 

田基黄、鸡骨草是我治疗乙肝秘方里的主要药对。

田基黄:味甘、苦,性凉。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散瘀消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泄泻,痢疾,肠痈,痈疖肿毒,乳蛾,口疮,目赤肿痛,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等疾病。

鸡骨草:味甘、微苦,凉。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疏肝止痛之功效。常用于湿热黄疽,胁肋不舒,胃脘胀痛,乳痈肿痛。与田基黄、蜜枣同用,有补肝、养血、明目、滋润、清热解毒、散瘀止痛、退黄等作用。鸡骨草能有效预防肝硬化。对于肝硬化腹水,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常见腹水,肝掌,蜘蛛痣,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等疾病,鸡骨草有一定的缓和作用。

鬼针草:《本草纲目》记载:该药苦平、无毒,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作用。不仅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还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野菜。鬼针草对于降低转氨酶有着独特的功效。转氨酶是肝脏功能的重要指标,当肝脏受损时,转氨酶水平会升高。而鬼针草中的有效成分能够减轻肝脏负担,促进肝细胞修复,从而降低转氨酶水平,保护肝脏健康。

脂肪肝 (48)

最后编辑于 2024-10-03 · 浏览 1826

4 23 16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4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