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笔记7-膀胱肿瘤1例
膀胱后壁肿瘤影像1例


根据肿瘤的生长部位及深度,可分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 MIBC)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NMIBC)。
✓非基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
NMIBC是指癌细胞尚未穿透膀胱的肌层[局限于膀胱黏膜层(Tis、Ta)及固有层(T1),且肌层未见浸润],这类肿瘤通常预后较好,一般治疗方法:
1.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这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通过尿道将肿瘤切除。
2. 膀胱灌注治疗:手术后,为了防止肿瘤复发,可能会进行膀胱内灌注化疗或免疫治疗(如BCG疫苗)。
3. 重复TURBT:如果肿瘤复发或持续存在,可能需要多次手术。
4. 密切监测:包括定期膀胱镜检查和尿细胞学分析。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
MIBC是指癌细胞已经穿透基层,进入了肌肉层或更深层次,这类肿瘤预后相对较差,一般治疗方法:
1. 新辅助化疗:在手术前给予化疗,目的是缩小肿瘤体积,提高手术效果。
2.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adical Cystectomy):对于大多数MIBC患者,可能需要切除整个膀胱,以及周围可能受累的组织(如前列腺、直肠部分等)。
3. 尿路改道:膀胱切除后,需要建立新的尿路排泄途径,如回肠膀胱、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等。
4. 辅助化疗/放疗:手术后可能还需要化疗或放疗来消灭残留的癌细胞,降低复发率。
🍀如病人想要更高的生活质量,可采取最大程度的保膀胱策略(推荐T2-T4a):
保膀胱三联疗法(trimodality therapy,TMT)包括TURBT、同步放化疗,这种方法在多个临床试验中显示出了较高的临床完全缓解率(cCR)。
近年MIBC的保膀胱治疗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抗体、PD-L1抗体、CTLA-4抗体)已成为研究热点,包括TMT方案联合单药免疫治疗、单用或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放疗以及联合使用TURBT、化疗和免疫治疗进行保膀胱治疗等。

欢迎大家补充指导,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
最后编辑于 2024-10-03 · 浏览 1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