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非所问,不是胡言乱语,是生病了!
病例信息
患者男性,55岁,因“答非所问约90分钟。”主诉入院。患者家属代诉约90分钟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答非所问,不能理解提出的问题,言语表达流利,呼之反应稍迟钝,伴头昏,无饮水呛咳、口角歪斜、言语含糊、肢体活动不灵,无昏迷、抽搐、视物模糊、头痛、发热、恶心、呕吐,无大小便失禁,无胸闷、胸痛、呼吸困难等不适。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平素不规律药物治疗,未监测血压血糖,控制情况不详;否认“饮酒史、肝病史、肺心病、毒物接触史、精神疾病史”;否认“听觉缺损”病史。查体:T:36.5℃,P:93次/分,R:15次/分,BP:185/113mmHg,SPO2:97%(未吸氧),一般情况可,意识清楚,反应稍迟钝,对答不切题,头颅五官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鼻唇沟无变浅,口角无歪斜,颈软,无抵抗,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率93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部柔软,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不肿,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脑膜刺激征阴性。辅助检查:入院心电图:窦性心律,正常范围心电图。入院随机血糖:21.4mmoL/L。急诊头颅CT:大枕大池;颅脑CT平扫未见明确异常。患者无“听觉缺损、精神障碍”病史,结合病史、体征及辅助资料,诊断考虑:1、急性脑梗死;2、糖尿病伴血糖控制不佳;3、高血压3级 很高危组。NIHISS评分6分。入院后予卧床休息,吸氧、监测生命体征,开通静脉,急查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心肌酶、CRP、凝血功能、传染病学初筛等检查助诊,积极予控制性降压、营养脑细胞、抑酸预防应激性溃疡,患者考虑窗内卒中,筛查未见溶栓禁忌,告知患者家属病情及溶栓风险,家属同意并签字后予“注射用尿激酶”经皮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前后生命体征均平稳,溶栓后继续予改善脑循环、稳定斑块、清除氧自由基、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动态观察患者对答、意识及生命征;择期复查颅脑CT;24小时后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24小时内避免有创操作;床旁言语康复训练。经上述处理后患者对答较入院时稍好转,部分提问对答正确(例如:你叫什么名字可回答正确;这个是你的什么人(媳妇)可回答正确),因我院暂无MRI、CTA、DSA及手术取栓条件,告知家属病情及转运风险后予联系120转诊至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后期电话随访该例患者,上级医院完善颅脑MRI后提示“右侧颞叶梗死”,需进一步完善DSA评估脑血管条件,必要时置入支架。


总结与讨论
失语是指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缺失。语言是由具有一定的音、形、义的词,按语法和习惯的用法、节律和声调所组成,通过口语和文字形式来表达。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功能,人类通过语言而进行各种思想的交流。当对方说话的声音,通过听者的听觉感受器,传入位于优势半球颞上回处的“感觉性语言中枢”(韦尼克区),在此进行分析、整合,并做出判断和理解。然后由“弓状束”传至位于额下回后部的“运动性语言中枢”(波洛卡区),由此发出神经冲动,指令咽喉口舌唇齿等的协调活动,发出声音和语言来给对方作答应,成为语言的交流。当韦尼克区遭到损害时,失去了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此时,尽管能说出话来,但辞不达意,答非所问。
感觉性失语只是一种病态的答非所问,是一种神经系统症状,它可由多种病变所致,常见的有脑血管病(脑动脉硬化、脑血管意外的后遗症等)、脑肿瘤、脑外伤等所致。该患者以感觉性失语为唯一和突出的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精神障碍或神经症,详细的病史询问,细致的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资料,可以快速鉴别,正确诊断。该患者上级医院完善MRI提示“右侧颞叶梗死”,失语症状可以得到很好的病因解释,我院已早期积极予静脉溶栓,后期通过康复训练,相信该患者可以得到不错的预后。
最后编辑于 2024-09-23 · 浏览 1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