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依照精神卫生相关法规,是先从事心理治疗而后再考心理治疗师

丁香园临床病例数据库
证书编号:
mapsycho
    您的案例《依照精神卫生相关法规,是先从事心理治疗而后再考心理治疗师》 经同行评议,被丁香园临床病例数据库收录。
收录时间 2025年5月22日
长按识别二维码
查看病例
发布于 2024-09-21 · 浏览 1087 · IP 湖北湖北

有一位精神科的医生问我的同事,说他们医院医保开通了心理治疗项目,但又没有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生能不能做心理治疗,没有考取心理治疗(初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能不能做心理治疗?

   回答心理治疗这个严肃问题,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以下简称《精神卫生法》)及其相关规定,同时也要有一个关于精神障碍与心理治疗的一个知识逻辑结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于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2018年4月2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修正。心理治疗是严格纳入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1、什么是精神障碍与心理治疗

   《精神卫生法》第八十三条规定:本法所称精神障碍,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感知、情感和思维等精神活动的紊乱或者异常,导致患者明显的心理痛苦或者社会适应等功能损害。

   本法所称严重精神障碍,是指疾病症状严重,导致患者社会适应等功能严重损害、对自身健康状况或者客观现实不能完整认识,或者不能处理自身事务的精神障碍。

   从此条规定中,日常医务人员与社会公众所说的心理障碍或者精神心理障碍都属于《精神卫生法》所规定的精神障碍的范畴

    心理治疗规范目前执行的仍是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员会发布的2013年版规范,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对心理治疗的定义做了如下规定:

    心理治疗是一类应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由专业人员有计划地实施的治疗疾病的技术。心理治疗人员通过与患者建立治疗关系与互动,积极影响患者,达到减轻痛苦、消除或减轻症状的目的,帮助患者健全人格、适应社会、促进康复。

    心理治疗要遵循科学原则,不使用超自然理论。

(注:超自然理论是指,人类对于超越自然规律和已知自然现象的研究理论,并且人类对于超自然现象无法做出明确合理的解释。)

     2、精神障碍诊疗与心理治疗

   《精神卫生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开展精神障碍诊断、治疗活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依照医疗机构的管理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一)有与从事的精神障碍诊断、治疗相适应的精神科执业医师、护士;

   (二)有满足开展精神障碍诊断、治疗需要的设施和设备;

   (三)有完善的精神障碍诊断、治疗管理制度和质量监控制度。

   从事精神障碍诊断、治疗的专科医疗机构还应当配备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

    《精神卫生法》第六十五条还规定:综合性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开设精神科门诊或者心理治疗门诊,提高精神障碍预防、诊断、治疗能力。

   这两条规定也就让精神障碍诊疗的专科医疗机构和综合医疗机构必须要开展精神障碍的诊疗服务。

   关于心理治疗的法律规定,《精神卫生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心理咨询人员应当提高业务素质,遵守执业规范,为社会公众提供专业化的心理咨询服务。

   心理咨询人员不得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

   心理咨询人员发现接受咨询的人员可能患有精神障碍的,应当建议其到符合本法规定的医疗机构就诊。

    心理治疗作为一个叙事,从《精神卫生法》第五十一条和《心理治疗技术规范(2013年版)的相关规定中可以将心理治疗的叙事做一个明确的规定:

   《精神卫生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心理治疗活动应当在医疗机构内开展。专门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不得从事精神障碍的诊断,不得为精神障碍患者开具处方或者提供外科治疗。心理治疗的技术规范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心理治疗规范(2013年版)》对于心理治疗的人员资质、心理治疗的对象和场所做了如下规定:

    心理治疗的人员资质

   以下两类在医疗机构工作的医学、心理学工作者可以成为心理治疗人员:

   (一)精神科(助理)执业医师并接受了规范化的心理治疗培训。

   (二)通过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心理治疗专业),取得专业技术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

   心理治疗的对象和场所

   (一)心理治疗的服务对象是心理问题严重、需要系统性心理治疗的人员,以及符合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国际疾病分类(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的患者。

     从《精神卫生法》和《心理治疗技术规范(2013年版)》的相关规定综合来看,心理治疗叙事的逻辑可以用如下排列的来理解。

   1、心理治疗场所:医疗机构内,非医疗机构不得从事心理治疗;医疗机构就当设置心理治疗区域,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设置不同的心理治疗室或物理空间。

   2、心理治疗的相关人物角色:专门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服务对象(患者或来访者)

   专门的心理治疗人员有三类

   第一类:接受了规范化的心理治疗培训精神科(助理)执业医师;

   第二类:通过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心理治疗专业),取得心理治疗(师、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

   第三类:在医疗机构心理治疗科室或岗位上心理治疗专门人员的指导下,具备报考心理治疗专业技术资格学历与专业条件并正在报考心理治疗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可以从事心理治疗的辅助工作或进行心理治疗的专业见习与实习。

   第三类人员可以从事心理治疗辅助工作、见习与实习的法律规定源于国家卫健委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基本标准》:

    药(技)师:具备相应专业硕士学位;或具备相应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从事本专业工作满 1 年;或具备相应专业大专学历,从事本专业工作满 3 年;或具备相应专业中专学历,取得药(技)士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 5年,可参加药(技)师资格考试。

    3、心理治疗技术与角色行为

   心理治疗是一种法定的医疗行为,有严格的技术规范与行为角色要求。需要从以下法律法规规定中去做深入理解与掌握。

  《心理治疗规范(2013年版)》规定:

   心理治疗的适应证包括以下种类:

   (1)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

   ( 2)心境(情感)障碍;

   (3)伴有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如进食障碍、睡眠障碍、性功能障碍等);

   (4)通常起病于儿童与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

   (5)成人人格与行为障碍;

   (6 )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

   (7)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

   (8)心理发育障碍,以及器质性精神障碍等。在针对以上各类精神障碍的治疗中,心理治疗可以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也可以作为其它治疗技术的辅助手段。

    (二)心理治疗属于医疗行为,应当在医疗机构内开展。

   (三)医疗机构应该按照心理治疗工作的需要,设置专门的心理治疗场所。 

   《精神卫生法》第七十六条还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直至吊销执业证书或者营业执照:

    (一)心理咨询人员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的;

   (二)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在医疗机构以外开展心理治疗活动的;

   (三)专门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从事精神障碍的诊断的;

   (四)专门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为精神障碍患者开具处方或者提供外科治疗的。

   心理咨询人员、专门从事心理治疗的人员在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活动中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从心理治疗行为规范来看,心理治疗对象有严格的8大类患者群体定义,这是从服务对象上来区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具有法定意义的规定。心理治疗只能由心理治疗师和经过心理治疗规范化培训的精神科(助理)执业医师来操作,心理咨询师是不能从事心理治疗的,即不能对有心理障碍的人进行不经精神科或心理门诊诊疗的患者,进行独立的心理咨询,更不能承诺依靠心理咨询技术能解决其障碍。但可以在精神心理专科医疗机构或门诊转介,协助做一些心理咨询辅助。

    4、心理治疗师能否在社会心理服务机构从事心理咨询

   有一些心理治疗师面临退休或者想做自由职业者,问是否可以凭心理治疗师专业技术资格证做心理咨询。目前可依据的法规是2018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央政法委、中宣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了《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方案第十一段“发展医疗机构心理健康服务队伍”中明确规定:“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对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等给予技术指导,对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进行治疗和心理干预等。”

    规定心理治疗师对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给予技术指导,说明心理治疗师可以就职于心理咨询与社会工作机构。心理咨询师主要是从事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师如果不能做心理咨询如何来对心理咨询师进行指导。而且,该规定的最后一句是“对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进行治疗和心理干预等。”很明显,按照《精神卫生法》,心理治疗必须在医疗机构进行,而包括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在内的心理干预措施当然可以在心理咨询机构或社工机构进行了。更何况,从技术掌握来讲,心理治疗师是心理健康的最后把关者,关口前移,更符合我国“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和疾病诊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防治原则。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的提升,包括精神卫生法的执行落实,心理障碍群体必然回归到医疗机构内进行治疗。未来,社会对于心理治疗师的需求会越发加大,心理治疗人才的短板问题解决还需要更长的时期。

最后编辑于 2024-09-21 · 浏览 1087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