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规培结业考试〗胸部x线胸部正常解剖及变异 常考X线判读

发布于 2024-09-20 · 浏览 641 · IP 四川四川

胸部正位片与胸部侧位片

1.胸部正位片

img


临床拍标准的胸部正位片其实是后前位片,如上图。

img



上图为正常胸部后前位片

2.胸部侧位片

img


上图是胸部侧位片的拍摄,一般采取右侧位拍片,如果看心脏影可以采取左侧位片。

img


上图为胸部侧位片

下面为大家依次介绍胸部正常X线解剖

1.肺叶段X线解剖


img


肺叶

右肺:由水平裂和斜裂分为上、中、下三叶

左肺:由斜裂分为上、下两叶


斜裂:起自第5胸椎水平,倾斜向前下,大致与第6肋骨平行,止于前胸膜沟(前肋膈窦)后方数厘米的膈肌处。


水平裂:大致呈水平走形,与第4前肋大致同水平,前部常低于后部,外侧部常低于内侧部。


img


上图为:右肺上叶在正位与侧位的投影区域

img



上图为:右肺中叶在正位与侧位的投影区域 


上图为:右肺下叶在正位与侧位的投影区域 。由于X线片是二维投影,因此中叶和下叶有一定的重叠。



上图为:左肺上叶在正位与侧位的投影区域 。 


img


上图为:左肺下叶在正位与侧位的投影区域

由于正位片通常会有一定的的重叠,因此侧位片可以对重叠部位的区域的定位起到很好的补充!



2.肺纹理


肺纹理为自肺门向肺野呈放射状分布的树枝状阴影,它主要是肺动脉的投影,肺静脉、支气管和淋巴管也参与形成。肺纹理由肺门向外围延伸,逐渐变细,至肺野外带渐细小而稀少,距侧胸壁内缘约1cm范围内的肺野基本无肺纹理可见(图下图)。 

img



3.肺野、肺带的划分 


img


纵隔两旁含气的肺在胸片上所显示的透明区域称肺野,其透明度随呼吸而改变,深吸气时肺内含气量增多,透明度增高,呼气时则相反。 

img


为便于指明病变的部位,通常人为地将一侧肺野纵向分为三等分,即内、中、外带。分别在两侧第2、4肋骨前端下缘划一水平线,将肺野横向分为上、中、下三个肺野。(如上图)。 

4.肺门的大小和位置


x线肺门指肺动脉、肺叶动脉、肺段动脉、伴行支气管以及肺静脉构成。

img


img


右肺门可分为上、下两部。上部约占1/3,由上肺静脉、上肺动脉及下肺动脉后回归支构成。上肺静脉下后干构成右上肺门的外缘;右肺门下部 约占2/3,由右下肺动脉干构成,其正常宽度不超过15mm,沿中间段支气管外缘平行向外下走行。右肺门上、下部相交形成一钝的夹角,称肺门角,正常该角顶清晰。如下图


img



img


左肺门亦分为上、下两部。上部由左肺动脉及其分支、左上叶支气管和左上肺静脉及其分支构成;下部由左下肺动脉及其分支构成,常被心影所遮盖。


img


5.心影位置及大小


img


T1:心脏最右缘至前正中线距离

T2: 心脏最左缘至前正中线距离

L:通过膈肌顶部至两侧胸廓内沿并平行于膈肌的线


心胸比=(T1 T2)/L

1.正常<=0.50

2. 轻度增大 0.51-0.55

3. 中度增大0.56-0.60

4. 重度增大>=0.60


6. 纵隔的分区


纵隔位于胸骨之后,胸椎之前,介于两肺中间,从上至下、自前至后把胸腔分为左右两半。其上界是胸腔入口,下界为膈。两侧为纵隔胸膜和肺门。其中有心脏、大血管、气管、主支气管、食管、淋巴组织、胸腺、神经及脂肪等器官和组织。 


img



纵隔的分区对确定纵隔病变的部位和分析病变性贡有重要意义。一般采用九分区法,即在侧位胸片上将纵隔划分为前、中、后及上、中、下共九个区。

7.胸廓


正常胸廓由软组织与骨骼组成,两侧对称。


①骨性结构:肋骨、锁骨、肩胛骨、胸椎

②软组织结构:胸锁乳头肌、锁骨上皮肤皱褶、胸大肌、女性乳房 / 乳头



正常阅片顺序

核对患者信息,了解病史


最最基本的核对内容,勿忽视:

①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

②病史:阅读申请单,了解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检验)

③历史影像学检查

拍摄方法及读片,这些要清楚


胸片拍摄方法主要有两种,后前位(图1)和前后位(图2)。需明确哪种方法拍摄是有必要的,不同拍摄方法得到的图像可能由于放大效应而有微小的变化。


img


图1


img


图2


读片之前,首先应该评估拍摄质量。正面投影的胸片应该评估以下几个方面:

①是否用力吸气

  • 通过计数肋骨估计患者是否达到足够吸气量
  • 正常情况下,膈肌应该处于第九后肋和第十后肋之间


②是否对正

  • 当患者在正中体位时,两侧的锁骨端应该与脊柱棘突等距


③穿透能力

  • 胸椎的椎间盘空隙可透过心影的位置可见


平片是一张显示不同密度的“地图” ,辨别出胸片中的不同密度十分重要。

下面这两张图(图3、4)帮你分分钟搞懂胸片密度:


白色=高密度

灰色=中等密度

黑色=低密度


img


图3


img


图4


胸片包含哪些成分?

1.纵隔


①纵隔由心脏轮廓和上纵隔轮廓组成。

②通过PA位对心脏轮廓的大小进行评估十分重要。

③正常心脏轮廓的宽度应该小于胸腔宽度的50%(心胸比<50%)。


img


img


心胸比计算方法

2.肺


要双侧对比评估肺部情况,下图(图5)蓝线提供了常用的眼睛读片步骤。


img


图5


①肺野应该双侧对称且清亮。

②右肺有三叶(上叶、中叶、下叶),由水平裂和斜裂分隔。

③左肺有两叶(上叶和下叶),由斜裂分隔。


img


左右肺叶分割方法


④需要重点观察胸片中的盲区和被遮盖部位是否有肺部病变,因为它们常常会被忽略!如下图(图6):


img


图6

3.胸膜腔


①正常胸膜腔的线条在平片上无法观察到,因为胸膜与胸壁紧贴。

②肋膈角(或肋膈隐窝)代表的是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之间的潜在间隙,该间隙的边缘正常应该尖锐(见图7)。


img


图7


4.骨和软组织


①应评估每一张胸片PA位和侧位投射的骨和软组织情况。

②后肋的走行更为水平。

③前肋的走行与心脏之间存在夹角。


img


后肋(蓝点),前肋(绿点)


5.上腹部



①最后,观察膈肌以下的部分。

②患者处于直立位,可观察到胃中存在气液水平线(见图8)。


img


图8


↓为大家附上标注详细的正常胸片正侧位图例!↓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img






11.各系统常见疾病阅片知识.ppt (61.1 MB)
11.12.常见疾病X线、CT、MRI影像结果判读.pptx (56.8 MB)

最后编辑于 2024-09-20 · 浏览 641

回复16 4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