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肠镜进镜那点事……
肠镜进镜的难易,一是取决于操作者的技术,二是患者的肠道的复杂度。进镜技术是肠镜治疗的基础,无攀才能自由控镜;尤其是极端情况下,比如消化道出血止血、肠梗阻放支架等更需要良好的进境技巧。进境的确跟手感有关,多做会提高,但是为什么有的人做到一定数量后就无法继续提高了?个人觉得有些问题还是需要做深入探讨。
教学相长,共同进步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在此,一点不成熟的体会再跟大家交流一下。
看了许多中外大佬的关于肠镜操作的理论,还是感觉有些地方谈的不够透彻。关于肠镜操作,我个人把它分成了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术。就是技术的术,具体技术种类很多,包括控制肠镜的合理距离、控制气体量、判断腔的方向、旋转过弯、回拉及轴缩短等等。关于这些技术,网上教程很多,不管哪门哪派功夫,都是术的范畴。这里说一点,找腔能力很重要,可以多看看大咖操作视频,不用纠结大咖手上动作,就是是现场观摩你也无法同时仔细观察视频和手上操作细节。控气是灵魂,务必保持乙状结肠瘪缩状态,看清腔的方向即可。注水是不错的方法,可降低乙结肠处理难度。进二退一,以退为进。随时轻退以消除弯曲,包括小弯。不要拒绝按压,知道按哪里也很厉害。S-top很关键,耐心处理好,后面就简单,否认一步错步步错。不要因为患者是麻醉就放松对自己的技术要求,尽可能做到无攀进境。以上的话毫无新意,但是很管用,初学者需要仔细体会。
第二个层次:道。道就是进镜的方向,指的是肠镜在肠腔的形态及位置。这个需要一点空间想象力。如何控制进境方向,大师们谈论不多,这个问题的确不太容易讲清楚。方向正确,过降乙交界几乎没有难度,甚至感觉不到降乙的存在。无论乙状结肠如何复杂,降结肠位置是固定的,它就是我们前进的方向;同样,横结肠也可能会比较复杂,肝区就是我们指明灯。掌控方向前提是你对镜子方向的良好认知。镜子位置分为三个档位,0档时,up大钮,镜子往上;-1档位,up大钮,镜子往左;1号位置up大钮,镜子往右。保证档位正确的前提是镜子时刻保持完美自由度,如果镜子已经扭成了麻花,前端就会失去控制,档位也就无从谈起。直线距离最短,力量也最容易传导到前方。在处理乙状结肠时,保持肠镜向右下方向前进是最优解。有时候由于操作不当,导致肠镜行进在左前方,在到达降乙交界之前镜子同样是自由的,但是越接近降乙交界,镜子是往左上膨出,导致这个角度锐利,镜子自由度越来越差。
如果你的术足够精湛,由于没有过分拉长肠腔,绝大多数情况下方向不会偏离太大;否则有可能造成方向失控,导致进镜困难。这一过程中,头顶腔的处理至关重要。想想一下出现头顶腔时的肠道状态,这时候肠道差不多是形成了一个阿尔法或反阿尔法攀,但其走向还是会向前。如果前期没有过分推镜,那么这个攀则是天然存在的。此时,如果推过去则会留下隐患,即便后面这个攀能解,但往往没达到可以解攀的深度镜子就已失去良好自由度。拉镜或轻微进境时方向一般不会失控,乙结肠慎重长距离推镜。
为防止进境失去方向,建议不要用小钮,大钮加旋转就足够,因为这样你可以方便地恢复镜子前端的直线状态,有利于掌控镜子方向。所谓人镜合一,就是保持镜子自由、直线状态,镜子就是你延长的手,让力量自由传达。
第三个层次:。。。这个特别适合高手。









最后编辑于 2024-09-29 · 浏览 8.5 万 · 260人已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