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后又复植再失败)再战异种皮肤移植(兔鼠皮肤移植2024. 09.18)
器官移植是解决器官衰竭的唯一治疗方法,异种器官移植更是科学家们梦寐以求的技术,但是移植排异难题始终无法被攻克。虽然科学家们尝试了数十年,但是至今依然没有一例成功,哪怕是在各种强力药物辅助下依然如此。我认为解决异种器官移植难题的关键,并不在于移植手术本身,而在于对于免疫耐受机制的认识不清,无法构建有效的后天免疫耐受。
我不断的设计新的实验模型,旨在解释免疫耐受机制。通过对无数次的失败的总结,不断修正,越发对异种器官移植模型的成功有了信心。本次实验,是我认为的最有可能获得异种器官免疫嵌合体的实例了。
实验动物为:黑色的中华黑兔、白色的毛丝鼠。
实验基本步骤:1.免疫耐受建立;2.皮肤移植手术。
植皮手术经麻醉、取皮、植皮、预防感染等,于09月18日15:00手术结束。后将持续记录1个月皮肤生长变化。(核心42量子+后28量子计算机=70元。注70÷345净=20.2%;70÷370毛=18.9%)







全麻,为质量配比20%的乌拉坦,部分麻醉,再在手术区利多卡因局麻。以每1000g动物体重注射2.5ml乌拉坦,一半腹腔注射一半肌肉注射,以防过度麻醉苏醒困难而死亡,影响后续继续喂养。切割撕取较薄的兔耳全厚皮肤,经裁剪后,内面“井”字划割增加接触面,以防止皮肤过厚而营养供给困难。鼠背术区清创约1mm深。缝合针距约3mm。(如果模型成功,预计在植皮处不仅皮肤生长良好,而且也能长出黑色毛发,利于记录)
最后编辑于 02-08 · 浏览 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