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超乳手术分步操作之一(剪辑配音版)


制作侧切口,侧切口注入稀释肾上腺素
显微镊对眼球控制程度好,不仅能固定,还能牵拉旋转到我们想要的角度,但是对球结膜确实不友好。穿刺点选好,刀尖与前囊中心成直线,与辅助器械成对角线。

主切口制作
每一步都是环环相扣,没有多余的步骤和操作,侧切口注入稀释肾上腺素,增加眼内压,加深前房,便于主切口制作,保护前囊,扩大瞳孔,为后续操作提供便利条件。还是少不了显微镊的辅助,特别是配合程度差的患者,慢进快出还是有必要,能够做出合适的主切口,慢进的过程是观察,观察进刀点是否合适,高于虹膜,但不进透明角膜组织太多,刀面与角膜面是否平行,切口有无偏斜,隧道长度够不够,根据情况适当做出调整,一切都刚刚好,然后进刀入前房,刀尖入前房后就不要犹豫了,切口达到适当宽度后迅速撤出三角刀,以防刀尖伤及眼内组织及前房塌陷。进刀点,高于虹膜平面,刀尖与前囊中心成直线,与辅助器械成对角线(快刀对眼球有一定固定即可,不一定非对角线对冲),刀面、角膜面平行,隧道平面均匀一致等等。

注入粘弹剂,撕囊
注入粘弹剂小心前房塌陷,时机选择很重要,双手持针筒,单手操作有风险,排出气泡,捏紧针头,针头出隧道过内口后即迅速推注,首先在内口处形成空间并封堵一下房水,防止前房塌陷,然后再前进至前房中央,粘弹剂会扩散至周边,形成前房压平囊膜为首要,过量会有粘弹剂自主切口溢出,此时即可停止注入。主切口位置对撕囊有明显影响,主切口平面远离前囊平面,撕囊镊下探,不灵活,主切口靠近前囊平面,靠近虹膜平面,易出虹膜,骚扰虹膜和皮质。撕囊镊点破前囊口,划斜线,夹持囊膜瓣按大小合适的圆的切线走行,最终完成合适的撕囊。

水分,补充粘弹剂
排出空气,双手持针筒,固定针头,进入前房,选好前囊口下点位,2点、8点,也是一个对角线,这样保证水分彻底完全,多次少量的注水,过度水分有一定风险,没有遇到过后囊破裂的,但是想来撕囊口偏小然后囊袋又不健康还是有可能发生的,水分完成的标志看到水波漫过后囊,混浊明显的看到皮质核块上浮,晶体透明度有明显下降,或者针头转动一下核块观察活动度。补充粘弹剂压回主切口下浮起的虹膜和囊膜,防止刮蹭损伤,后续超乳操作时保护角膜内皮。

超乳操作
双手配合很关键,脚踏控制很关键,充分的耐心很关键,时刻能明确后囊的位置很关键。超乳操作的立体感空间感,来自于各个层面,更强调一个整体观,对各个层面都要有关注和保护,内皮、虹膜、前囊、后囊。针头埋核点,劈核钩下钩点,点与点做一个对角线,对冲划直线,劈开核分开核,超乳操作平面,前房中央释放能量吃核,操作在面前囊口上注意保护内皮层面,操作在前囊口下平面、囊袋内注意保护后囊,利用核壳皮质壳劈核钩做垫护很关键,同时能明确后囊位置。皮质壳核壳也要分而治之很重要,完整且厚的皮质壳在完整吸除时会完全遮蔽后囊包裹针头,看不清后囊无法判断后囊的位置时总有一定风险。

个人的观点比较多,各位老师多批评指正🌹🌹
最后编辑于 2024-09-16 · 浏览 3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