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y logo
首页丁香园病例库全部版块
搜索
登录

中医中药治疗致死及相关药物不良反应案例学习

发布于 2024-09-14 · 浏览 938 · IP 云南云南
icon阿萍全科主任医师 已点赞

中医论文历来以介绍总结成功经验居多,而报道临床失误较少,成功的经验固然有益于读者,但是失败的教训亦不容忽视,它对中医学术的发展也有裨益。

一、致死案例:

1.服食大量桃仁致死:患者晚饭后,两次吃炒熟的桃仁,每次几十枚。服后即头痛头晕,强度抽痉,两眼上翻,牙关紧闭,不省人事,四肢强直,阵发性痉挛性抽痉,两手握拳等症状。抢救无效而死亡。

2.服食斑蝥中毒致死:患者用黄酒灌下斑蝥5钱(约15g),不到两分钟即开始烦躁、打滚,大喊其口内烧痛及腹部绞痛,进而呕吐,开始为已消化之食物,继之为鲜红血水,吐出之物溅于患者胸前皮肤及其父手臂上,即起水泡,灼痛甚著。后因极度痉挛及虚脱而死。此外,也有报道用斑蝥3只(约100mg)外用,而出现患处灼痛,头昏,大汗淋漓,心慌腹痛等严重中毒症状者。其它杂志亦有斑蝥外用致死的报道。

3. 服用过量生乌头致死:治疗风湿性关节炎,一次用生乌头七两(约220g),服后即发生吐泻,全身出冷汗,昏迷不省,面色苍白,经医院急救无效而死。此外,也有服用含川乌量达2两(约60g)的乌头验方约10秒即发生中毒反应的报道。

4.服用蟾蜍过量致死:两患者分别将蟾蜍1只加油盐炒食或焙干研末一次服下,4小时后,突感胸部紧迫闷胀,流涎、恶心、腹痛、心悸加重,旋即呕吐,吐出胃内容物,不能坐卧,取膝胸卧式,极度烦躁,气促肢冷,眼球固定,面色苍白,不能语言,抢救无效死亡。

5.甜瓜蒂中毒致死:患者服用甜瓜蒂约50g水煎剂,10分钟后呕吐,初为粘液、水、食物,继而吐绿水、血水,呕吐频繁,总量达1000ml。经医院抢救无效而死亡。从服药到死亡,前后仅17小时。也有经过抢救,经治25日方才出院的报道。

6. 马钱子中毒致死:患者服用主要为马钱子的复方中药散剂,早、午、晚各服1包,每包为1.7~2.35g,服至第5包后半小时,出现意识不清,牙关紧闭,继而出现阵发性抽搐,抢救无效死亡。

7. 亦有误服马钱子约1g,1小时后发现患儿已神志不清,全身抽搐,大小便失禁等严重中毒症状者。

8.苦楝根皮中毒致死:为驱虫而服用30g苦楝根皮煎剂,服后不久,患儿面部潮红,呈醉酒样,继而出现脸色发白,呼吸困难,发绀,嗜睡,抽搐等神经系统抑制症状,最终出现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也有为驱虫或中断妊娠而服用苦楝根皮(或苦楝根皮片剂),而致严重中毒的报道。

9.误食苍耳子中毒致死:儿童无知采集野果时将苍耳子烧热作为零食吃而中毒。主要症状为头痛、头晕、心里发烧、腹胀、恶心呕吐,继则呈昏迷状态,抢救不及而死亡。

10.鱼胆中毒死亡:死者大都误信鱼胆能“明目”而服食,一般在服后2~3小时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最后大都死于急性肾功能衰竭。

二、不良反应案例:

1.天南星:误食或服食新鲜天南星球茎一口至数口,而出现舌麻、舌颊疼痛、不能言语、流涎、呕血等中毒反应。个别严重者可引起语言障碍或智力发育障碍。

2.雪上一枝蒿:雪上一枝蒿为毛茛科乌头属短乌头之块根。有患者仅服用雪上一枝蒿米粒大小(75mg)或黄酒浸出液50ml左右(雪上一枝蒿150g左右,浸1500ml黄酒1个多月)即出现心慌,胸紧胸闷,四肢厥冷及短暂晕厥,口舌、四肢、全身麻木,头昏眼花,视物不清,站立不稳,四肢抽搐,言语不清,烦躁不安,神志恍惚,谵妄及大汗淋漓,恶心呕吐,腹泻,上腹部隐痛,流涎等症状。

3.黄药子:因患乳房纤维瘤而服用主要成分为黄药子和海藻的“乳腺2号”,服用40天,约580g,出现黄疸、精神差、烦躁、头晕、恶心、乏力,食量明显减少等药物中毒性肝炎症状。

4.肉桂:因患骨关节炎,顿服肉桂末一两二钱(38g)后,出现头晕眼花,眼胀,眼涩,咳嗽,尿少而色黄,口渴,翌日再服同量肉桂末,口干更甚,小便更少而色红,溺时尿道中有灼热感,目胀痛至手不敢近等中毒症状。

5.木通:某乙型肝炎患者,按某书介绍,服用木通50g煎剂后数小时,即感上腹不适,恶心呕吐,食欲减,全身乏力,尿量减至200ml/日,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症状。

6.白花丹(野苜莉):将白花丹(药用全草及根)塞入阴道,自行引产。当日下午即有阴道流血和小腹疼痛,继而出现高热、呕吐、咽痛等症状,甚至昏厥。

7.山豆根:一些患者服用含山豆根9g的处方后,即感恶心呕吐。

8.茺蔚子:江苏常熟一带,习以茺蔚子为补药服食,常发生中毒者。中毒量多为一次服食30g左右,于4~6小时发病。最小中毒量为一次服20g。临床表现为突然全身无力,下肢不能活动,呈瘫痪状,周身酸麻疼痛,胸闷,甚则汗出呈虚脱状态。

9.牵牛子:有报道服食牵牛子1两(30g)、3两(90g)、6两(180g)不等而出现腹泻、高热、四肢发冷、口唇发青、尿赤有血块,甚则神识不清、不能言语、眼球发蓝,旋转昏迷者。

10.苦杏仁:引起中毒的最小量为一次服食炒熟的苦杏仁10余个,食后3小时发病。临床表现为头痛眩晕,倦怠乏力,恶心呕吐,甚则意识不清,呼吸困难,气喘,惊厥,发绀,牙关紧闭等呼吸衰竭的虚脱状态。用杏树皮治疗有良效。

11.大茴香籽:患儿服食大茴香籽10余粒,半小时后即出现头晕、呕吐、失语、面色苍白,继而阵发性两目上视,四肢频频抽动,头向后仰等中毒症状。

12.槟榔:钩虫病患者空腹服用槟榔60g煎剂约300ml后,即诉上腹不适,出现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

13.黑枣:患者因游山而采食黑枣过量,返校后即觉上腹不适,恶心,呕吐酸水及粘沫,随后上腹疼痛,呕吐粘液及粉色血沫。

14.轻粉:口服中药轻粉避孕,一次口服9g,服后即有恶心、流涎和呕吐,全身麻痛,发凉,乏力,纳差,四肢灼痛剧烈,并伴有感觉减退,步行无力,双下肢肌肉跳动等中毒性末梢神经炎症状。

15.升药:患者因术后右臂遗有瘘管,遂用黄升药条插入瘘管内,以为提毒引脓之用。经过6次治疗后即感唾液分泌增多,口内有金属味,乏力,心悸,发热,复治3天后,出现红色皮疹,口痛,口臭,颈部淋巴结肿胀及多次腹泻伴里急后重感。诊断为汞中毒。

16.黄丹:因右乳生疮,一次吞服黄丹、明矾各六钱(18g),以黄酒为引,2小时后即感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腹痛难忍,大便稀频,小便红,持续高热,精神焦虑,失眠易怒,周身肌肉酸痛无力。诊断为急性铅中毒,并发中毒性肝炎。

17.牛黄解毒片:因感冒口服牛黄解毒片,每次6片,每天2次,2~3天后出现鼻衄及口腔粘膜溃疡,共服至100余片后皮肤有出血点,经检查血小板为25×109/L,导致血小板减少而出血。

18.参苓白术散:Ⅱ型糖尿病患者,中医诊断为消渴病,证属脾虚湿困,以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服后约2小时,全身微汗出,一夜未止,次日早晨7时许大汗出,头晕乏力,视物昏花,心悸气短,饥不欲食,诊断为低血糖反应。

以上案例中:

a.药物中毒致死绝大多数属于过量服用剧毒药物所致;

b.大量服食桃仁致死案,确属过量服用所致,亦与桃仁浸泡不够有关(去皮,用清水浸泡数天,一天换数次清水);

c.鱼胆中毒死亡则属误信民间传闻;

d.误食苍耳子中毒致死案和苦楝根皮中毒致死案提醒医生:

1. 由于度量衡的古今差异,尤其是明代以前的度量衡与当代相差很大,医生要有历史的观点,对古代文献记载的度量衡要进行严格换算。若按图索骥,鲜有不出事者。

2. 即使开非剧毒药物处方时,也要严格遵守药量规定和综合考虑病人体质。

3. 加强中医药各个环节的行业道德修养,提高中医药人员的专业素养,重视药物生产、炮制、煎煮等环节的规范管理和技术监督,这样才能杜绝在这些环节的出错而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

中毒 (45)
药物不良反应 (21)
腹痛 (596)
腹泻 (142)
头痛 (382)

最后编辑于 2024-09-14 · 浏览 938

10 8 11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avatar
10
分享帖子
share-weibo分享到微博
share-weibo分享到微信
认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