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类器官文献合集|胃癌类器官研究进展
持续分享|肿瘤类器官文献合集:2024年胃癌研究新篇章:揭示类器官模型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与进展。

准星医学
文章标题:Personalized drug screening using patient-derived organoid and its clinical relevance in gastric cancer
发表期刊:Cell Reports Medicine(IF:14.3)
发表日期:2024年07月03日
研究内容:该研究通过建立胃癌患者衍生的类器官(PDOs)生物样本库,探索了类器官在个性化药物筛选中的潜力及其临床意义。研究团队首先从73例胃癌样本中培养出57个PDOs,并发现这些PDOs能够保留与其原始肿瘤组织相匹配的遗传、组织学特征。随后,通过对6中常见化疗药物进行筛选,发现PDOs在体外对化疗药物的反应与实际临床反应具有高度一致性,这表明PDOs可以作为评估患者对特定化疗药物反应的有力工具。最后,探讨了类器官与肿瘤微环境中其他细胞如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和T细胞的相互作用。这项研究为胃癌的个性化药物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并为未来的癌症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平台。


准星医学
文章标题:Stratifying esophago-gastric cancer treatment using a patient-derived organoid-based threshold
发表期刊:Molecular Cancer(IF:27.7)
发表日期:2024年01月10日
研究内容:该研究旨在评估食管胃腺癌(EGC)患者来源的类器官(PDOs)对新辅助化疗(neoCTx)反应的预测价值。研究者从120名局部晚期EGC患者的内镜活检样本中培养并扩增PDOs,评估了PDOs对FLOT方案(包含5-氟尿嘧啶、亚叶酸、奥沙利铂和多西他赛)中单药及联合治疗的反应,将其与患者的病理反应相关联。发现EGC PDOs能够反映出患者对单一化疗药物和FLOT联合方案的不同反应。此外,基于PDOs的FLOT测试定义阈值,该阈值可帮助正确区分FLOT响应者与无响应者。在独立验证队列中,阈值的灵敏度为90%,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92%。结果表明基于PDO药敏检测的阈值可准确预测EGC患者对新辅助化疗的反应,为开展PDO指导EGC临床治疗的干预性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准星医学
文章标题:Paired organoids from primary gastric cancer and lymphatic metastasis are useful for personalized medicine
发表期刊: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IF:6.1)
发表日期:2024年08月12日
研究内容:该研究旨在探索原发性胃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的配对类器官(PDO)在个性化医疗和药物筛选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者从一位68岁女性胃癌患者的原发性胃癌组织和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收集样本,成功构建了两个类器官系(SPDO1P和SPDO1LM),并通过长期培养(超过50代)获得了稳定生长的类器官系。研究发现,这些PDO在遗传特征和药物反应上与其原始肿瘤组织高度一致,可以用于临床预测药物反应,为个性化医疗提供了有力的实验工具。此外,还发现来自淋巴结转移的PDO显示出比来自原发性肿瘤的PDO更强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以及对某些化疗药物更高的敏感性。并通过全外显子测序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揭示了这两个PDO模型在基因组水平和转录组水平上的特征,为理解胃癌转移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准星医学
文章标题:Tumorigenicity and prediction of clinical prognosis of patient-derived gastric cancer organoids
发表期刊: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IF:7.9)
发表日期:2024年02月16日
研究内容:该研究旨在建立胃癌类器官(GTOs)生物样本库,并探究这些类器官在模拟原始肿瘤特征以及预测胃癌(GC)治疗反应和临床预后方面的潜力。研究团队从17位胃癌患者中建立了胃癌类器官(GTOs)及其对应的正常胃类器官(GNOs),且发现GTOs在长期培养中保留了与原始肿瘤组织相似的遗传变异和肿瘤标志物表达。随后,通过类器官异种移植(GTOX)实验评估了GTOs的致瘤性,发现GTOs的肿瘤形成能力与原始肿瘤的组织学类型相关,且在异种移植模型中展现出与原始肿瘤相似的结构。此外,通过药物测试发现GTOs对药物的敏感性与患者的临床反应高度一致,表明GTOs可以作为预测胃癌治疗反应的有效模型。使用GNO评估了药物的副作用,结果表明GNO可用于药物毒性评估。


准星医学
文章标题:OLFM4 promotes the progression of intestinal metaplasia through activation of the MYH9/GSK3β/β-catenin pathway
发表期刊:Molecular Cancer(IF:27.7)
发表日期:2024年06月07日
研究内容:研究团队通过临床样本、细胞模型、动物模型和类器官(PDO)等探究了OLFM4在不完全肠上皮化生(IIM)中的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研究发现,OLFM4在IIM中的表达显著增加,并且与胃癌的进展密切相关。OLFM4与MYH9一起,通过加速GSK3β的泛素化,进而增加β-catenin的水平,激活Wnt信号通路,促进胃癌前病变细胞(PLGC)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研究结果表明,OLFM4可以作为IIM的一个新型生物标志物,有助于早期胃癌筛查的关键人群划分。此外,研究还揭示了OLFM4在肠上皮化生(IM)进展中的细胞信号通路,为胃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准星医学
文章标题:Establishment of patient-derived organoids and a characterization based drug discovery platform for treatment of gastric cancer
发表期刊:Cancer Cell International(IF:5.3)
发表日期:2024年08月14日
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通过改进类器官培养技术,建立一个基于患者衍生类器官(PDOs)的药物筛选平台。研究团队从胃癌患者的手术切除组织中成功构建了PDOs,通过组织病理学、基因组测序和mRNA分析,验证了这些类器官能够准确反映原始肿瘤的特征。随后,进一步评估了几种常用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多西他赛和奥沙利铂)对这些类器官的影响,揭示了不同亚型胃癌对药物反应的差异性。其中对于分化较差的肠型胃癌,5-氟尿嘧啶与PARP抑制剂veliparib的联合使用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这些发现为开发新的胃癌治疗策略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并强调了veliparib作为化疗辅助药物在治疗特定胃癌亚型中的潜力。


准星医学
文章标题:Recurrent RhoGAP gene fusion CLDN18-ARHGAP26 promotes RHOA activation and focal adhesion kinase and YAP-TEAD signalling in diffuse gastric cancer
发表期刊:GUT(IF:23)
发表日期:2024年04月15日
研究内容:该研究探讨了在弥漫型胃癌(DGC)中频繁出现的RhoGAP基因融合CLDN18-ARHGAP26的功能及其对胃癌发展的影响。通过构建转基因小鼠模型和使用来自该模型的类器官,研究人员评估了CLDN18-ARHGAP26融合蛋白在DGC中的致癌活性,以及它对RHOA信号通路和下游细胞生物学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CLDN18-ARHGAP26的表达能够诱导胃类器官形成典型的DGC特征,包括印戒细胞的形成,并且与肿瘤抑制基因Trp53的缺失共同作用时,能够促进胃细胞的转化。另外,CLDN18-ARHGAP26能够促进RHOA的激活以及下游效应信号的激活,特别是在促进粘着斑激酶(FAK)和YAP信号通路的激活方面。此外,FAK和YAP/TEAD抑制剂的联合使用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结果显示,这些信号通路可能是带有CLDN18-ARHGAP26融合基因的DGC患者的潜在治疗靶点。


准星医学
来源:chexmed
ChexMed基于类器官技术平台、组织外植体平台以及类器官与免疫细胞共培养三大药敏检测平台,可以为各类上皮来源的罕见恶性肿瘤患者提供高效、精准的体外药敏检测服务,实现精准用药,避免无效用药可能带来的用药风险(毒副反应、肿瘤进展等),降低用药成本。

最后编辑于 2024-09-14 · 浏览 1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