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岁女性右乳肿物MRI病例,右乳触及肿块,压痛就诊,增强肿块样强化,存在线样弱强化


病例信息
患者,女,43岁,发现右乳肿物2年。体征:触及右乳外上象限2×2cm肿物,质中,压痛。

T2WI抑脂序列呈明显分叶状高信号,内部可见条形低信号影


b=1000病灶高信号,ADC=1.78×10-3mm2/s

序列依次为T2W,DCE早期,增强延迟期矢状位及轴位

强化特点,缓升平台型。
处理分析
影像图像所示:
双乳皮肤无增厚,皮下脂肪层及乳后脂肪间隙清楚;双乳呈少量腺体型。右乳外上象限见结节状异常信号灶,最大界面大小约1.6×2.9cm,边界清楚,可见浅分叶,T2W-FS呈高信号影,内见线样低信号影,DWI(b=1000),病灶呈高信号,ADC病灶信号增高,病灶周围结构清晰。
增强扫描肿块明显强化,可见分隔影延迟强化,边界清晰,时间-信号曲线呈平台型。
总结与讨论
乳腺纤维腺瘤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呈圆形或卵圆形,临床多见1~3cm,生长缓慢,妊娠或哺乳期时可急骤增长。主要为乳房无痛性肿块,很少伴有乳房疼痛或乳头溢液。单发肿块居多,亦可多发,也可两侧乳房同时或先后触及肿块。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富有弹性,无压痛,活动度较大,与皮肤无粘连。临床特点
纤维腺瘤一般表现为质实、无痛性、可移动肿物,患者年龄相对较轻,20-35岁,本病年龄16岁;多发及双侧发生者少见。青春期纤维腺瘤则可生长至较大。
MRI特点
本病灶为结节状异常信号影,表现为长T2信号,部分线样T2WI信号较低,提示腺体成分与间质成分的比例不一样,较低信号考虑腺纤维体成分较多,间质常呈疏松黏液状,因此DWI表现为高信号,ADC图等稍低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腺体成分强化较为明显有关。尽管纤维腺瘤不同病例中腺体成分与间质成分的比例并不一致,但其整个病变中是相对均匀的。病灶中见纤维薄膜分隔-典型征象。
最后编辑于 2024-09-11 · 浏览 1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