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解剖中的主要交叉与临床联系(5)视交叉

之前内容:
神经解剖中的主要交叉与临床联系(4)皮质脑干束和三叉丘系的交叉
视觉传导路自前向后贯穿全脑,从额叶底部穿过顶叶及颞叶到达枕叶。脑部病变常累及视神经通路而出现视力、视野及眼底改变。其中最具有诊断价值的症状是视野缺损。
临床上可以根据这些改变结合视觉传导通路的解剖生理对其病变部位作出定位诊断。
下面这张图相比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可以拿来先复习一下。然后再开始讲今天的主角,视交叉。

解剖基础
视交叉中视神经纤维的排列与交叉情况如下:
来自颞侧半视网膜的纤维不交叉:
(1)来自颞侧上象限的纤维,经视交叉的背内侧,进入同侧视束;
(2)来自颞侧下象限的纤维,经视交叉的腹外侧,向后进入同侧视束。

来自鼻侧半视网膜的纤维交叉至对侧:
(1)来自鼻侧下象限的纤维,在视交叉的腹侧部交叉,其径路由视神经的腹侧至视交叉的腹侧缘,加入对侧的神经,在对侧视神经内前行,然后做襻状弯曲(Wilbrand前襻),沿视交叉外缘后行,进入对侧视束。
(2)来自鼻侧上象限纤维在视交叉的背侧部交叉。其径路由视神经的背侧部后行至视交叉的背侧部,至同侧视束的嘴侧端一小距离,在同侧视束内做襻状弯曲(Wilbrand后襻)返回,再经视交叉背侧部的后缘交叉至对侧视束。
来自黄斑部的纤维呈扁板状,居视交叉的中央部。黄斑鼻侧半的纤维交叉,黄斑颞侧半的纤维不交叉。
因本系列重点介绍交叉部分,视觉通路上其他走行细节不再赘述,分享一个视觉传导定位径路图

临床联系
视觉传导通路不同部位受损的视野缺损情况总结如下表:

视神经后部病变
如病变累及视神经的后部,因此处有视神经交叉襻,它传导对侧眼视网膜鼻侧下1/4的纤维,故而可出现病灶同侧眼全盲及对侧眼颞上1/4象限盲。临床常见于球后视神经炎、占位性病变和外伤等。

视交叉中部病变
视交叉正中部病变,可产生双颞侧视野偏盲。
(1)垂体瘤等来自下方的病变,双颞侧偏盲开始于双颞侧的上象限。可能一眼先被侵犯或两眼同时受侵。
(2)颅咽管瘤、鞍上脑膜瘤、动脉瘤、蛛网膜炎囊肿等来自上方的病变,在病变初期产生双颞侧下象限盲,之后随着病情的进展,至晚期逐渐累及双颞侧上象限,以致发展成为典型的双颞侧偏盲。

视交叉外侧部病变
自视网膜颞侧半的纤维不交叉,走在视交叉的外侧部,都进入同侧视束,其中颞上象限的纤维位于上内侧,颞下象限的纤维位于下外侧。
当颈内动脉硬化或颈内动脉瘤压迫视交叉的外侧部时,可产生同侧眼鼻侧视野偏盲。
当垂体肿瘤扩大时,累及视交叉外侧部,首先从下方压迫视网膜颞下象限的纤维,出现两眼视野鼻侧上象限盲。
视交叉后视觉通路病变
(1)可引起对侧同向偏盲。
(2)因为瞳孔对光反射的传入纤维在外侧膝状体的前方离开视束,故外侧膝状体病变时瞳孔对光反射的反射弧不受影响。
(3)黄斑回避:一侧枕叶视中枢病变可产生偏盲,特点为对侧视野同向性偏盲,而中心视力不受影响,称黄斑回避(macular sparing)。这可能是因为黄斑区部分视觉纤维存在双侧投射,以及接受黄斑区纤维投射的视皮质受双重血管分布,具有侧枝循环。
主要参考资料:
[1] 芮德源,朱雨岚,陈立杰主编. 临床神经解剖学 [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2] (美) 阿伯特 (Alpert, J.N.) 主编;曹亦宾等译. 神经病学诊断:实用临床入门 [M].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4.
[3] (德) 贝尔,(德) 弗罗切尔,(德) 屈克尔著;刘宗惠,徐霓霓译. Duus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学 [M]. 海洋出版社,2006.
最后编辑于 2024-09-11 · 浏览 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