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享:基础胰岛素 + 口服药治疗后血糖仍高!降糖方案怎么调整?药物如何选择?
患者,男,42 岁,已婚。因「明确糖尿病病史 1 年,血糖升高 1 个月」就诊。
现病史中的用药方案
现病史:该患者于 1 年前体检时发现血糖升高,当时空腹血糖 12.7 mmol/L,伴有烦渴、多饮、多尿及消瘦、乏力,在外院明确诊断为「2 型糖尿病伴血糖控制不佳」,入院治疗后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同时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 1.0 g,一日 2 次,口服等治疗。血糖控制较好,以后给予皮下注射胰岛素甘精胰岛素 34 单位及二甲双胍缓释片 1.0 g,一日 2 次,口服,降血糖治疗,1 个月前血糖升高,空腹血糖 12.7 mmol/L,为求进一步诊治,门诊以「2 型糖尿病」收入我科。病程中,饮食、睡眠尚可,大小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增减。
个人史:育有 1 子健康。
既往史:高血压病病史 2 年,血压最高 180/110 mmHg,口服厄贝沙坦氨氯噻嗪治疗。
手术史:无手术史。
病例分析:
- 身高 182 cm,体重 95 kg,BMI 28.68 kg/m2;腰围 102 cm,臀围 105 cm,腰臀比 1.03,HbA1c 9.5%,胰岛素自身 IAA、IA-2、ICA、GAD 均阴性;
- 血糖:空腹血糖 12.46 mmol/L,餐后半小时 16.23 mmol/L,餐后 2 小时 20.91 mmol/L;
- 胰岛素:空腹胰岛素11.46 mIU/L,餐后半小时 45.02 mIU/L,餐后 2 小时 35.41 mIU/L;
- C 肽;空腹 2.95 ng/mL,餐后半小时 3.92 ng/mL,餐后 2 小时 3.37 ng/mL。
实验室检查见表 1:
表 1 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

其他检查见表 2:
表 2 患者其他检查结果

表 3 胰岛素抵抗评分

住院期间及出院后治疗方案调整:
降糖:在饮食、运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给予 治疗经过胰岛素及口服药用药方案。监测指尖血糖,根据血糖调整降糖方案(表 4)。
表 4 患者降糖治疗方案及转归

病例小结:
- 甘精胰岛素 16 IU ,睡前,皮下注射。
- 西格列他钠 48 mg,一日 1 次,口服,卡格列净 100 mg,一日 1 次,口服。密切监测血糖,并根据結果酌情调整药物剂量,避免低血糖发生。
- 阿托伐他汀钙片 20 mg ,一日 1 次,口服,降脂治疗。
半个月,一个月随访,复查结果见表 5:
表 5 患者出院随访结果

注:初诊数据为住院当天的检测指标;FBG:空腹血糖,PBG:餐后血糖,INS:胰岛素,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诊疗体会:
目前中国糖尿病发病人数飙升,其发病机制是以胰岛素功能障碍为基础的,伴有胰岛素抵抗为重要的发病危险因素的重要特征,因此,在糖尿病的治疗过程,应该同时关注发病人群的血糖升高的特征,多维度,多重的发病机理考虑,进而改善胰岛素功能同时减轻胰岛素抵抗,两者兼顾,才能达到理想的血糖控制。结合该患者仅仅给予胰岛素注射,剂量很大,但血糖控制不理想,经过系统检查后,明确患者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主的伴有胰岛功能障碍的这样一个患者,所以,给予患者基础胰岛素皮下注射同时给予二甲双胍,西格列他钠治疗后,血糖控制很好,胰岛素剂量也减少了,血糖控制也达到目标值,为我们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很好的帮助。
专家点评:


最后编辑于 2024-09-09 · 浏览 3618